砻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礱厉 ”。亦作“礲礪”。磨石。
《尸子·劝学》:“夫 昆吾 之金而 銖父 之铁,使 於越 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礪,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礱礪,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 汉 贾谊 《新书·官人》:“知足以为礲礪,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抚书》:“唯是溟 渤 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
磨;磨炼。
《荀子·性恶》:“纯金必将待礱厉然后利。” 杨倞 注:“礱、厉,皆磨也。厉,与礪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乃诸蛤之房,为海水礱礪光莹,都非旧质。” 明 李贽 《与潘雪松书》:“ 鼎甫 沉潜朴实,似一块玉,最好彫琢,愿公加意礱礪之,毋以酸道学灌其耳,假道学羣侣汩其未彫未琢之天也!” 章炳麟 《陆机赞》:“斯亦大 吴 善俗之所礱厉。 机 虽一介,足以仿佛见端。”
切磋研讨。
清 刘大櫆 《<叶书山时文>序》:“曩者诵《汉书》,见 班固 称 扬雄 好学,心窃慨想,恨不得生 雄 世,与相礲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礱厉”。亦作“礲礪”。
⒉ 磨石。
引《尸子·劝学》:“夫昆吾之金而銖父之铁,使於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礪,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礱礪,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
汉贾谊《新书·官人》:“知足以为礲礪,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
明袁宏道《答蹇督抚书》:“唯是溟渤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
⒊ 磨;磨炼。
引《荀子·性恶》:“纯金必将待礱厉然后利。”
杨倞注:“礱、厉,皆磨也。厉,与礪同。”
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乃诸蛤之房,为海水礱礪光莹,都非旧质。”
明李贽《与潘雪松书》:“鼎甫沉潜朴实,似一块玉,最好彫琢,愿公加意礱礪之,毋以酸道学灌其耳,假道学羣侣汩其未彫未琢之天也!”
章炳麟《陆机赞》:“斯亦大吴善俗之所礱厉。 机虽一介,足以仿佛见端。”
⒋ 切磋研讨。
引清刘大櫆《<叶书山时文>序》:“曩者诵《汉书》,见班固称扬雄好学,心窃慨想,恨不得生雄世,与相礲礪。”
砻砺的网络释义
砻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磨
磨砻底厉。——《汉书·枚乘传》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曹植《宝刀铭》
(2) 又如:砻刻(磨光雕琢);砻淬(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砻琢(磨炼);砻斫(磨和砍削);砻错(磨治;磨炼;切磋研讨)
(3) 用砻脱出稻谷的壳
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天工开物》
(4) 如:砻坊;砻糠
名词
(1) 磨石
凡稻去壳用砻。——宋应星《天工开物》
(2) 又如:砻砺(磨石)
(3) 脱出稻壳的农具 。如:砻磨(碾稻去壳的农具)
(4) 通“垄”。坟墓 。如:砻石(墓碑);砻冢(坟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厉声。本义:粗磨刀石) 同本义
阴山多砺石。——《山海经·中山经》
刀砺。——《礼记·内则》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 又如:砺石(可作磨刀石和石磨的一种粗石;泛指粗石);砺砥(磨刀石)
动词
(1) 引申为磨
胜自砺剑。——《史记·伍子胥列传》
(2) 又如:砺剑(磨剑);砺砥(磨刀石);砺戈秣马(磨戈喂马);砺兵(磨快兵器)
(3) 钻研;磨炼
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史通·品藻》
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文心雕龙·养气》
(4) 又如;砺淬(刻苦磨炼);砺志(励志;锐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