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吏

lóng lì [ long li]
繁体 瀧吏
注音 ㄌㄨㄥ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2.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词语解释

  1. 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 韩愈 《泷吏》诗:“往问瀧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 梅尧臣 《送马廷评知康州》诗:“瀧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 高启 《闻潮州迁客消息》诗:“瀧吏相迎渡 恶滩 ,到时应是几旬间。”

  2. 指 唐 韩愈 的《泷吏》诗。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一篇《瀧吏》可书绅,莫向 长沮 更问津。” 清 钱谦益 《济上逢总河李侍郎》诗:“往事侲童惊背索,新诗《瀧吏》喜书绅。”

引证解释

⒈ 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韩愈《泷吏》诗:“往问瀧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梅尧臣《送马廷评知康州》诗:“瀧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高启《闻潮州迁客消息》诗:“瀧吏相迎渡恶滩,到时应是几旬间。”

⒉ 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宋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一篇《瀧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清钱谦益《济上逢总河李侍郎》诗:“往事侲童惊背索,新诗《瀧吏》喜书绅。”

泷吏的网络释义

泷吏

  • 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 韩愈 《泷吏》诗:“往问泷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 梅尧臣 《送马廷评知康州》诗:“泷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 高启 《闻潮州迁客消息》诗:“泷吏相迎渡 恶滩 ,到时应是几旬间。”
  • 汉字详情

    lóng,shuāng [long,shuang]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DXN
    五行:
    仓颉: EIKP
    四角: 331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湍急的流水

    中夜前泷吼。——清· 魏源《阳朔舟行》

    (2) 又如:泷船(在急流中行驶的船)

    (3) 古水名 。即今山东省孝妇河

    (4) 另见 shuāng

    shuāng

    名词

    (1) 水名。即今武水,又名武溪 ,源出湖南省临武县境,流入广东省,经乐昌县至韶关市,与浈水合为北江,又至三水,与西江相通

    (2)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raining; wet; soaked; a river in Guangdong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 潮州话:罗翁5(隆) 思红1(双),long5(iông) sang1(sang)

    宋本广韵

    [l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GKQI
    五行:
    仓颉: JLK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动词

    (1) 治理;为官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英文翻译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5 [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东莞腔] li3 [客英字典] li5 [宝安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台湾四县腔] li5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置去聲開口三等lĭəlih/l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