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米糟糠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极其猥琐、鄙俗。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如今闹是闹了个乌烟瘴气,駡是駡了个破米糟糠。”
引证解释
⒈ 谓极其猥琐、鄙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如今闹是闹了个乌烟瘴气,駡是駡了个破米糟糠。”
破米糟糠的网络释义
破米糟糠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形容词
(1) 尽;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po5 [客英字典] po5 [台湾四县腔] po5 [梅县腔] po5 [海陆丰腔] po5 [客语拼音字汇] po4 [沙头角腔] po5 [东莞腔] po5 [宝安腔] po5
◎ 潮州话:pu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破 | 普過 | 滂 | 戈一合 | 去聲 | 箇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phuah | pʰuɑ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粟米;花生米
(4)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8)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如:米制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i3 [沙头角腔] mi3 [宝安腔] mi3 [海陆丰腔] mi3 [陆丰腔] mi3 [梅县腔] mi3 [东莞腔]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i3
◎ 潮州话:bh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米 | 莫禮 | 明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miei | mex/mej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2) 同本义
糟,酒滓也。——《说文》
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周礼·酒正》。注:“糟,醫酏之不醫者,醫者曰清。”
稻醴清糟。——《礼记·内则》。注:“糟,醇也。”
邻有糠糟。——《墨子·公输》
梁肉之与糠糟。
何不餔其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糟鼻子(酒糟鼻;红鼻子);糟油(加入甜糟或酒糟调制的油。用来浇拌凉菜或做醮食用);糟魄(酒滓。同“糟粕”);糟坛(饮酒聚会的地方。即“酒坛”);糟头(酒鬼,斥骂喜饮酒的人)
(4) 指粗恶的食物 。如:糟食(粗劣的食物)
动词
(1) 以酒或酒糟渍物
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晋书·孔群传》
(2) 又如:糟鱼(腌后用酒糟渍之,再经烹烧而成的鱼);糟腌(糟淹,糟醃。用酒或糟加上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食品)
(3) 糟蹋 。如:糟趾(糟蹋;蹂躏);糟扰(骚扰)
形容词
(1) 俗称事物败坏为糟
这事更糟了,怎么和尚脑袋上长出辫子来呢?——《儿女英雄传》
(2) 腐烂 。如:糟朽;这根柱头糟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陆丰腔] zo1 [海陆丰腔] zo1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宝安腔] zau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糟 | 作曹 | 精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z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khang/qang | kʰ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