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垛

zhuān duǒ [zhuan duo]

词语释义

以砖为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墙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

汉字详情

zhuān [zhuan]
部首: 517
笔画: 9
五笔: DFNY
五行:
仓颉: MRQNI
四角: 156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专声。本义:用粘土烧成的长方形块状建材)

(2) 同本义

是犹以塼涂塞江海也。——《荀子·正论》。注:“塼涂,以涂垒塼也。”

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颜氏家训》

(3) 又如:青砖;红砖;砖匠(从事铺方砖或雕砖的工人);砖橛子(碎砖;断砖);砖位(古代朝官班位的标识);砖塔(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砖块(块砖)

(4) 像砖的东西。如:金砖;茶砖;冰砖

英文翻译

tile, br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1

宋本广韵

duǒ,duò [duo]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MSY
五行:
仓颉: GHND
四角: 47194

详细解释

duǒ

名词

(1) 垛子;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

垜,堂塾也。从土,朶声。门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两塾,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说文》

(2)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门两旁伸出的墙);垛楼(军官住的高楼)

(3) 设置箭靶的小土墙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垜。——唐· 元稹《江边四十韵》

(4) 又如:箭垛

(5) 另见 duò

duò

名词

(1) 堆,成堆的东西

(2) 又如:柴火垛;麦垛

(3) 明代兵制名 。明初定的垛兵法,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其中一户为正,二户为贴。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正户兵死,则由贴户抽丁补充。永乐初,改正户,贴户轮次更代,周而复始。如:垛募;垛集;垛充(以垛兵法补充士卒)

动词

整齐地堆起来 。如:垛积(堆积);把木头垛起来;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

量词

(1) 表示散装物品的成堆状的堆的数量。如:一垛柴;两垛砖

(2) 另见 duǒ

英文翻译

heap, pile; pile up, hea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3 do1 [梅县腔] do3 [宝安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do1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多窝 5(朵) 多窝6(在),do5 do6(tô t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dʰuɑduax/d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