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

shí bēi [ shi bei]
注音 ㄕˊ ㄅㄟ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石碑 shíbēi

(1)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

stone tablet

词语解释

  1.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 郑玄 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后汉书·儒林传序》:“ 熹平 四年,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 梁山 北有 龙门山 , 大禹 所凿,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復识;一碑是 太和 中立。” 唐 李嘉祐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 秦 家故事随流水, 汉 代高坟对石碑。”《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又立一道石碑,详纪 保安 弃家赎友之事,使往来读碑者,尽知其善。” 何小平 等《兰圃天香》:“一转身,在一块形象美丽的石碑上,却有一首 朱德 同志赞美兰花的诗。”

引证解释

⒈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郑玄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
《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 灵帝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復识;一碑是太和中立。”
唐李嘉祐《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秦家故事随流水, 汉代高坟对石碑。”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又立一道石碑,详纪保安弃家赎友之事,使往来读碑者,尽知其善。”
何小平等《兰圃天香》:“一转身,在一块形象美丽的石碑上,却有一首朱德同志赞美兰花的诗。”

石碑的国语词典

石质碑刻。上有文字或图案,可供纪念或作为标志。

如:「这座庙的建造经过全刻在庙前的石碑上。」

石碑的网络释义

石碑 (石刻的一种)

  • 石碑,是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 石碑的翻译

    英语: stele, stone tablet (for inscription)​, CL:
    德语: Stele (S)​
    法语: stèle, tablette de pierre

    石碑造句

    这座石碑,由于年深日久,风吹雨淋,碑文已经磨灭了。
    那儿竖立着一块石碑。
    这座石碑上铭刻着英雄的功绩。
    漫长的未来里,无数的时间会一点一点地改变人生以为不可顽抗的轨道,让相爱的人分离,让曾经的誓言变成虚无的回忆,让年少的诗琴积上岁月的风沙,让念到的名字刻在墓地的石碑上。漫长到足够让你我相遇,相爱,然后。让你再爱上另一个人。
    这块石碑上画的是几株竹子,同时又用竹叶拼成汉字,构成一首七言诗,真是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一个人缺乏一点勇毅,很容易倒下去,就像一块石碑的坍塌遗下的破碎了的石块,还要供人践踏。
    这块古老的石碑,被漫长的岁月所风化,当年刻下的字迹已若有若无。
    但在叶铭没有看完的那幅画的尽头,一块漆黑的石碑,如擎天柱石一般,屹立于天地之间!石碑之上,还有一幅图画。
    在自来水厂的大门有块石碑镌着"饮水思源",十分有意思。
    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
    殿正面有双龙戏珠的御道,两旁有华山全图和西岳庙全图石碑各一。
    石碑如墨,‘焚天’两个偌大古字挥洒其上,浩瀚炎威,直欲焚天融地。
    它们互相盘绕着,看上去似在慢慢地蠕动,和底座的赑屃上下呼应,将整座石碑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灵动自然。
    祠堂内外石碑坊林立,巨型大柱满挂一幅幅长联,内外的檐楣有不少精致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金碧辉煌。
    河岸边,阿公停下脚步,望着那丈许宽,深不及膝的河水中,八九个孩童围做一团,将那从河底露出来的神秘石碑围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楚石碑的样子。
    至少都是皇室成员,否则前面的石碑不可能会竖着权杖,且古墓的建造极其豪阔,从一开始就已经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这套拳法是墨寒从武院门口的大石碑上摹刻下来并加以修习的,在郢都武院属于地摊货,根本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杨宗保凝望着石碑,沉吟思索间,不知不觉的越走越近。
    断壁残垣,劲风刮过,一块斑驳的石碑矗立,上刻的兰若寺几个字透露出丝丝阴森的气息。
    大洞立小石碑,小洞却立大石碑,这样颠倒五行八卦,对墓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汉字详情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R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