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泰山 没字碑的别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 泰山 没字碑,《七修类稾》以为石套,其言甚辨。 泰安州 守 曲三山 语予曰:‘碑不甚厚,石復粗礪,断非石套。’按没字碑一曰石表,又曰石套,俗曰神主石。此石当 泰山 絶顶,正封禪望祭地;神主石之説为当。”参见“ 碑套 ”。
碑石外的无字石碑。用以保护有字的碑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泰山没字碑》:“今 益都 杨太守 应奎 ,亲见某寺移一无字古碑,不意中復有隶文之石,外乃套耳,然后知碑为 隋 时所刻。是古人真有石套事矣。”
引证解释
⒈ 泰山没字碑的别称。 清周亮工《书影》卷七:“泰山没字碑,《七修类稾》以为石套,其言甚辨。参见“碑套”。
引泰安州守曲三山语予曰:‘碑不甚厚,石復粗礪,断非石套。’按没字碑一曰石表,又曰石套,俗曰神主石。此石当泰山絶顶,正封禪望祭地;神主石之説为当。”
⒉ 碑石外的无字石碑。用以保护有字的碑石。
引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泰山没字碑》:“今益都杨太守应奎,亲见某寺移一无字古碑,不意中復有隶文之石,外乃套耳,然后知碑为隋时所刻。是古人真有石套事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石 | 常隻 | 常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ʑĭɛk | zje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大,从长。套在外面的东西比被套者要大、长。本义:罩在外面的东西)
(2) 同本义 。如:枕套;书套;钢笔套;手套
(3) 指已成固定格式的办法或语言 。如:套文,套言,套括(谓一定的模式、框框);套式(固定的模式);套叙(以客套话交谈);套习(俗套)
(4) 衡量、要求事物的固定模式 。如:套数(手续;程式;套子)
(5) 地势弯曲的地方。常作地名用字
明宗战 胡卢套、 杨村,为 梁兵所败。——《新五代史》
(6) 特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堡到陕西府谷县一段或这一段围着的地区。如:河套
(7) 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 。如:牲口套;大车套;绳套
(8) 圈套
话说唐三藏固住元阳,出离了烟花苦套。——《西游记》
(9) 又如:套子
动词
(1) 罩在外面
下边穿着条香色洋布夹裤,套着双青缎子套裤。——《儿女英雄传》
(2) 如:套袖(套在衣袖外保护衣服)
(3) 把棉花、丝棉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 。如:套棉被;套棉袄;套进去;套件衣服
(4) 用绳索或轭具将牲口拴住或与车辆等用具拴在一起以备使用 。如:套车;套马;套头(套项。套在牲口脖子上的辖具)
(5) 用计哄骗或诈诱
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心窥察。——《红楼梦》
(6) 又如:套弄(设计骗取);套供
(7) 照现成的模式做 。如:生搬硬套;这一段是从现在的文章上套下来的
(8) 拉拢 。如:套交情;套近乎
(9) 互相衔接、重叠 。如: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
量词
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 。如:套杯(一组能大小套叠在一起的杯子);一套房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5 tau5 lau5 [梅县腔] tau5 [陆丰腔] to5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lau5 [沙头角腔] tau5 [东莞腔] tau5
◎ 潮州话:ta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