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

shí chéng [ shi cheng]
注音 ㄕˊ ㄔㄥˊ

词语释义

1.传说中的山名。 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 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 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 5.古城名。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6.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 7.古城名。见"石头城"。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词语解释

  1. 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以 燕谿 、 石城 为锋。”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 苍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注:“ 石城 ,山名也。”

  2. 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县 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 。”

  3. 古城名。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

    《后汉书·方术传·高获》:“ 获 遂远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城》:“ 大昕 案……据《郡国志》: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当是 高获 所遁也。”

  4. 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阳 。

    《晋书·庾亮传》:“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 石城 ,为诸军声援。”

  5. 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节 东。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横塞起。” 萧涤非 注:“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 古城名。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贺铸 《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 石城 双桨。” 康有为 《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 石城 ,小邑万家有。”

  7. 古城名。见“ 石头城 ”。

  8. 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以燕谿、石城为锋。”
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王逸注:“石城,山名也。”

⒉ 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⒊ 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

《后汉书·方术传·高获》:“获遂远遁江南,卒於石城。”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石城》:“大昕案……据《郡国志》:丹阳郡有石城县,当是高获所遁也。”

⒋ 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

《晋书·庾亮传》:“亮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当率大众十万,据石城,为诸军声援。”

⒌ 古城名。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唐杜甫《虎牙行》:“壁立石城横塞起。”
萧涤非注:“石城指白帝城,因在山上,故名石城。”

⒍ 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

宋贺铸《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石城双桨。”
康有为《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石城,小邑万家有。”

⒎ 古城名。见“石头城”。

⒏ 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石城的网络释义

石城 (汉语词汇)

  • 石城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古汉语中常用词汇;另有江西省同名县城。
  • 石城造句

    石城李氏的传统,阿公阿婆历来最疼长孙,而弟弟也不能不听哥哥的话。
    这里,将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有机结合在一起,彻底跳出了黄石城市发展空间的局囿,将是支撑黄石大城格局、城市转型的宽广舞台。
    仙月湖风光区和昌乐县高崖水库,昌乐宝石城。
    九疑山位于湖南省,异岭而同势共有九峰,分别是朱明,石城,石楼,娥皇,舜源,女英,萧韶,桂林,杞林,群山耸拔,游人常疑迷其中,顾名九疑。
    一块红砖,里面有着许多小石城,月光让我看到了平日里看不到的;一块玻璃,闪烁着月光光芒;一根小草,别看它是绿色,月光如颜料,让它披上一层金纱。
    石城岭观日出石城岭是白草畔的顶峰。
    人们常常用“石心”比喻坚定的信念,用“石交”指代牢固的友谊,用“石城汤池”形容防守坚固的城池。
    瑞金、石城、寻乌均为赣南的产茶区。
    随后,在短暂的沉吟之后,克洛弗便径直朝着米易走近,道你好,我是来自白石城的克洛弗,我想和我的商队想在豪斯丁城内暂住一段时间。
    清人王尔鉴有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这次你们杀敌有功,每人赏钱二十贯,上田十亩,记功一次,戍主荔非元礼升大石城镇将。
    篆刻的城落款在梅雨时节,青石城外一路泥泞的山水一笔凌空挥毫的泪,你是我泼墨画中留白的离别,卷轴上始终画不出的那个谁。
    披上红盖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送入洞房,这种令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传统婚礼,近日开始风靡石城。
    黄洋河景区以高坑瀑布、千层岩、石城等腰三角形为主要景观。
    “弗劳尔斯风波”爆发之后几天,我打电话给埃里西格尔,恳请他来小石城,以他的成熟风范坐镇竞选总部,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寻人的消息在各报登出后,如石城汤池,一丝反应都没有。
    以至于本来作为青石城唯一的采矿场,而被称为叶家摇钱树的叶家采矿场也处于即将停产的窘况,如今叶家在青石城中的商铺,也基本被萧家和端木家通过各种手段吞并完。
    我们还邀请了希拉里在小石城第一联合卫理公会教堂的牧师艾德马修斯。马修斯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我们知道,假如午餐会陷入舌战,他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这里风光奇特,悬崖峭壁,险石嵯峨,奇松怪木,羁石攀生,古塞石城,残垣霞染,一峰独耸,直插云霄。
    新集,位于光山南部,它三面依山,一面临河,青石城墙,易守难攻,土豪劣绅和匪徒多麇集于此,加修堡垒、凭险死守,给攻夺城寨带来极大困难。

    汉字详情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chéng [che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IHS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动词

    (1) 筑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英文翻译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4 s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g2 [东莞腔] sang2 [客英字典] sang2 [海陆丰腔] sang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陆丰腔] sang3 [沙头角腔] sang2 [台湾四县腔] sang2 [宝安腔] s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