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器械

duǎn qì xiè [ duan qi xie]
注音 ㄉㄨㄢˇ ㄑ一ˋ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1.武术中短刀﹑短枪﹑剑﹑钩﹑鞭﹑锏等短柄器械的统称。

词语解释

  1. 武术中短刀、短枪、剑、钩、鞭、锏等短柄器械的统称。

引证解释

⒈ 武术中短刀、短枪、剑、钩、鞭、锏等短柄器械的统称。

汉字详情

duǎn [duan]
部首: 518
笔画: 12
五笔: TDGU
五行:
仓颉: OKMRT
四角: 8181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2)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说文》。按,短,不长也。

以其长见与短见也。——《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

帝尧长,帝 舜短, 文王长, 周公短, 仲尼长, 子弓短。——《荀子·非相》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短趁(打短工);短盘驴子(短途来往的驴子);短盘(分段作短程行走);短票(借贷的凭证,借约);短绠(短绳。比喻才学浅薄);短梦(短暂的梦)

(4) 寿命短促

凶短折。——《书·洪范》。郑注:“未冠曰短。”

(5) 又如:短局促(短卒律,短古取。短促);短岁(短命,早死)

(6) 浅薄,简陋

问之人以穷其短。——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短才(智慧低下或才智笨拙的人);短笔(自谦文笔拙劣。同拙笔);短供(指粗简的菜肴)

动词

(1) 引申为不足,缺乏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不短钱花;短头(缺德;有罪;至少);短乏(犹贫乏);短欠(少;欠缺);短吃少穿(谓衣食困乏)

(3) 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 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 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短恶(揭短,说坏话);短毁(谗言中伤);短状(检查书,供状)

(5) 缩短 。如:短丧(缩短服丧期限);短价(减低或压低价格)

(6) 指短路。拦路抢夺

看他穿的袄子布衫靴子帽,则怕有短路的。——明· 徐伯株《贫富兴衰记》

名词

(1) 缺点;过失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短儿(过失;隐私;缺点);短道儿(坏主意);短话(关于别人缺点,错失的话);揭短;取长补短

(3) 姓

英文翻译

short; brief; deficient, lack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2
◎ 客家话:[陆丰腔] don3 [客英字典] don3 [沙头角腔] don3 [宝安腔] don3 [台湾四县腔] don3 [梅县腔] don3 [海陆丰腔] don3 [东莞腔] don3 [客语拼音字汇] don3
◎ 潮州话:d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管上聲合口一等tuɑntuanx/tuaan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
xiè [xie]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AAH
五行:
仓颉: DIT
四角: 439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戒声。本义: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

(2) 同本义

械,桎梏也。——《说文》

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通俗文》

在手曰械。——《后汉书·吴传》注

械系敬广武。——《汉书·娄敬传》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求脱械。

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械送(加刑具押送);械索(泛指刑具。用刑具拷掠);械节(枷械等刑具的结合处);械解(戴上刑具押送);械颈(加械于颈)

(4) 器械,用具

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庄子·天地》

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攻械尽。

以牒为械。

(5) 又如:械用(器械用具);械器(器械;器具);械具(机械用具)

(6) 武器 。如:械战(犹械斗);枪械

动词

(1) 拘系;枷住;拘束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 阳陵。——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又如:械致(拘系押送);械槛(拘系于囚车)

(3) 治

桥揉斤械。——《文选·马融·长笛赋》

英文翻译

weapons; implements, instru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6
◎ 客家话:[梅县腔] hai5 [海陆丰腔] hai6 [客语拼音字汇] hai4 [宝安腔] hai3 [客英字典] hai5 [台湾四县腔] hai5 [东莞腔] hai3
◎ 潮州话: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介皆開去聲開口二等ghraih/haeyɣ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