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遗容

zhān yǎng yí róng [zhan yang yi rong]

词语释义

看看某人死去之后的容貌。

瞻仰遗容造句

他去世之后,前来瞻仰遗容的少有写作或艺术界知名人士。
随后,金正恩来到金正日的永生厅瞻仰遗容,致以新年的问候。
女子疑似因为忌妒情敌,趁着瞻仰遗容时持刀破坏。
法医表示并发出预告这位前玩伴的遗体正在迅速腐烂,可能无法瞻仰遗容。
橱窗葬礼!不用下车就能瞻仰遗容。

汉字详情

zhān [zhan]
部首: 512
笔画: 18
五笔: HQ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UNCR
四角: 67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詹( 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 同本义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观看,观览)

(4) 仰慕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诗·大雅·桑柔》

(5) 又如:瞻谒(瞻仰晋见);瞻迎(瞻仰欢迎);瞻奉(恭敬侍奉)

英文翻译

look; look out for; re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m1 [陆丰腔]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沙头角腔] zam1 [宝安腔] zam1 [台湾四县腔] zam1 [梅县腔] zham1 [海陆丰腔] z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tɕĭɛmcjem/tjem
yǎng [yang]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Q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HVL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卬,卬亦声。卬,小篆字形。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后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古今字。本义:抬头,脸向上)

(2) 同本义。跟“俯”相对

仰,举也。——《说文》。按,仰即卬之或体。汉书皆作卬,不作仰。

驷马仰秼。——《淮南子·说山》

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仰头相向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仰药而伏刃。——《汉书·息夫躬传》。注:“仰首而饮药。”

无敢仰视。——汉· 刘向《列女传》

遂于树下仰取叶。——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椎髻仰面。——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仰企俯思(抬头盼望,低头思念。有仰慕之意);仰脸(抬头,脸向上方);仰瞻(仰望;追慕)

(4) 敬慕。钦佩或高度敬重

众士慕仰。——《资治通鉴》

(5) 又如:仰从(服从;遵命);仰服(敬服,钦佩)

(6) 切望 旧时公文中上级命令下级的惯用辞,意为切望

又仰山前山后里正之家也要捕虎文状。——《水浒传》

仰各路大帅各尽忠力,以图国家大计。——《续资治通鉴》

(7) 依赖;依靠

前无可仰之积。——《后汉书·邓禹传》。注:“犹恃也。”

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三国演义》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墨子·七患》

(8) 又如:仰人度日(依靠别人供给衣食来维持生活);仰成(依赖别人取得成功);仰哺(依靠他人哺养、供养)

(9) 物体面朝上

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齐民要术》

(10) 亦指把覆合着的物体翻过来,使底部朝上。如:仰一口大铜钟;仰瓦(凹面向上的瓦)

英文翻译

raise the head to look; look up to, rely on,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ngong5
◎ 客家话:[梅县腔] niong1 ngok8 [陆丰腔] gniong3 [客英字典] ngiong1 ng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3 ngong1 ngong3 [台湾四县腔] ngiong3 ngiong1 [宝安腔] ngiong3 [海陆丰腔] ngiong3 ng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ngiangx/ngiankŋĭaŋ
yí,wèi [yi,wei]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KHG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LM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wai6

宋本广韵

róng [rong]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W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COR
四角: 3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 同本义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名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形容词

(1) 从容 。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副词

(1) 或许;大概;也许 。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英文翻译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沙头角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东莞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j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