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间
词语释义
见“瞬息之间 ”。
词语解释
见“ 瞬息之间 ”。
引证解释
⒈ 见“瞬息之间”。
瞬息间的网络释义
瞬息间
瞬息间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舜声。本义:眨眼)
(2) 同本义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列子·汤问》
(3) 又如:一瞬(一眨眼工夫)
(4) 眼珠转动
直视,不能瞬。——张机《金匮要略》
(5) 视,看 。如:瞬视(目眨动;注视)
(6) 惊恐。同“眴”
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亲之而走。——《庄子》。陆德明释文:“眴若,本亦作‘瞬’。 司马云:惊貌。”
一眨眼的工夫 。如:瞬华(一眨眼的时光);瞬霎(谓眨眼之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n5 [台湾四县腔] sun5 [宝安腔] sun5 [海陆丰腔] shun5 [梅县腔] shun5 [客语拼音字汇] su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舜 | 舒閏 | 書 | 諄 | 去聲 | 震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sjynh/sjvinn | ɕĭuĕ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 同本义
息,喘也。——《说文》
亦孔之。——《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
尚不敢惕息。——《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
则心惕息。——《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苏武传》
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明史·王复传》
(3) 又如:喘息(急促呼吸);息息(呼吸;气息出入);息窒(窒息,呼吸困难);息响(呼吸的声音);息贲(中医病名。指呼吸急促、气逆上奔的症候)
(4) 叹气
北山愚公长息。——《列子·汤问》
喟然大息。——《汉书》
闵王太息。——《战国策·齐策》。注:“长出气也。”
(5) 又如:叹息(叹气);息悒(叹息忧闷)
(6) 停止,停息
息,安也。——《广雅》
息,休也。——《释言》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注:“犹安也。”
而不得息。——《吕氏春秋·适威》。注:“安也。”
臣必致死礼以息楚。——《左传·昭公八年》
莫不敢遑息。——《诗·召南·殷其靁》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诗·郑风·狡童》
昼夜不息。——《广东军务记》
请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无时而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
(7) 又如:息口(停口);息手(停手);息糜(制止;停止);息言(停止言事);息甲(解除盔甲。停战)
(8) 休息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诗·大雅·民劳》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息景(息影。退隐闲居);息劳(休息);息喘(喘息。比喻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作息(工作和休息);歇息(休息);息力(休息)
(10) 滋息;生长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11) 又如:息马(畜养、蕃息马匹);息人,息民(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12) 平息
望峰息心。——《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13) 又如:息事(平息事端);息喘(平息喘气)
(14) 消除
息子贡之志。——《韩非子·五蠹》
(15) 又如:息望(不再生妄想);息虑(消除担忧;消除杂念)
(16) 通“熄”。熄灭;消失
彖曰:“革,水火相息”。——《易·革》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庄子·消遥游》
(17) 又如:息了心(断了念头;死心);息灭(熄灭;绝灭);息机(熄灭机心)
名词
(1)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屏息观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数息可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一息尚存;鼻息
(3) 利息,利钱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孟尝君传》
(4) 又如:息利(利息);息金(利钱,利息)
(5) 消息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耗,不免忧疑。——欧阳修《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
(6) 又如:信息(音信;消息);息耗(消息,信息)
(7) 亲生子女
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
(8) 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9) 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0)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东莞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xid5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息 | 相即 | 心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sĭək | sik/siok |
详细解释
jiān
名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閒,本义见间
)(2) 中间;内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礼记·乐记》
而独閒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閒。——《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閒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閒)
量词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广厦千萬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風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門面
(3) 另見
;(4) “间”另见
jiàn
名词
(1)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
) 本义:门缝)(2)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说文》
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墨子经》
其閒不能以寸。——《孟子》
从门閒而窥其夫。—《史记·管晏传》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 后序》
(3) 又如:间出(乘隙私出,微行);间缺(空隙);间蹊(小道);间径(小道;僻路)
(4) 隔阂;嫌隙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国语·越语下》
(5) 间谍 。如:间使(密使);间骑(骑兵侦察员);间者(探子);间事(用间谍之事);间人(内奸)
动词
(1) 挑拔,使人不和
谗人间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离间(挑拔使之不和睦);间构(离间构陷,挑拔中伤);间疏(离间);间貳(离间);间书(用以挑拔是非的信)
(3) 拔去多余的植株、去掉多余的树(使其他的苗或树能更好地生长) 。如:间玉米苗
(4) 隔开间隔
枫松相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病间月。——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间行(拉开距离行进);间阔(久别;远离);间岁(隔一年);间世(隔代)
(6) 夹杂;参杂
中间力拉。——《虞初新志·秋声诗序》
(7) 又如:间色(杂);间错(间杂);间编(编次杂乱);间厕(夹杂);间诂(夹注)
(8) 非難;毁謗 。如:间然(非议);间废(不以为然而废弃);间言(非议);间非(责怪);间谤(毁谤)
(9)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10) 更迭;交替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11) 又如:间歌(古时吹笙和唱歌相交替的一种礼制);间出(隔世而出);间生(隔世而生)
副词
(1) 间或,断断续续
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间道经其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 后序》
间则蹑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ng1 旧读:gan1 ,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goiⁿ3 [揭阳、潮阳]gai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