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吵八嚷

xiā chǎo bā rǎng [ xia chao ba rang]
注音 ㄒ一ㄚ ㄔㄠˇ ㄅㄚ ㄖㄤˇ

词语释义

乱喊乱叫。

词语解释

  1. 乱喊乱叫。

    康濯 《东方红》第一章:“抓住 刘海生 悄悄说道:‘快快地小声点儿!’同时朝对面的院墙一指。‘老书记正在家里养病,可别瞎吵八嚷地打扰了他!’”

引证解释

⒈ 乱喊乱叫。

康濯《东方红》第一章:“抓住刘海生悄悄说道:‘快快地小声点儿!’同时朝对面的院墙一指。‘老书记正在家里养病,可别瞎吵八嚷地打扰了他!’”

瞎吵八嚷的网络释义

瞎吵八嚷

  • xiā chǎo bā rǎng ㄒㄧㄚ ㄒㄧㄚ ㄒㄧㄚ ㄒㄧㄚ ㄒㄧㄚ
  • 瞎吵八嚷
  • 乱喊乱叫。 康濯 《东方红》第一章:“抓住 刘海生 悄悄说道:‘快快地小声点儿!’同时朝对面的院墙一指。‘老书记正在家里养病,可别瞎吵八嚷地打扰了他!’”
  • 汉字详情

    xiā [xia]
    部首: 512
    笔画: 15
    五笔: HPDK
    五行:
    仓颉: BUJQR
    四角: 6306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目,害声。本义:一目失明)

    (2) 同本义

    吾闻瞎儿一泪,信乎?——《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瞎,一目盲也。”

    (3) 双目失明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世说新语》

    (4) 又如:瞎生(旧称以卜卦算命为业的盲人)

    (5) 形容糊涂,不明事理

    这呆子!石头又不是人,又不会说话,又不会还礼,唱他喏怎的,可不是个瞎帐。——《西游记》

    (6) 又如:瞎账(傻瓜,糊涂虫);瞎屡生(佛教语。指最愚蠢的人);瞎驴(比喻最愚蠢的人)

    (7) 哑 。如:瞎炮;瞎火

    (8) 虚构;捏造

    小珍哥是瞎神捣鬼,捕影捉风的。——《醒世姻缘传》

    (9) 又如:瞎神捣鬼(比喻瞎说);瞎蒙(蒙骗;欺蒙)

    (10) 盲目地;胡乱地

    我的四奶奶,你可千万别瞎聊啊,你要我的脑袋搬家是怎的?—— 老舍《龙须沟》

    (11) 又如:瞎头子(无头绪;没头没脑);瞎来来(胡搅蛮缠);瞎淘淘(瞎说;胡说)

    (12) 徒然;白白地

    孩子,你干吗要替人家瞎卖命呢?——田汉《江村小景》

    英文翻译

    blind, reckless; rash

    方言集汇

    ◎ 粤语:hat6
    ◎ 客家话:[梅县腔] hat7 [台湾四县腔]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沙头角腔] hat7 [东莞腔] hat8 [海陆丰腔] hat7 [客英字典] hat7 [陆丰腔] hat7 [宝安腔] h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鎋黠開入聲開口二等hrat/xeatxat
    chǎo,chāo [chao]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ITT
    五行:
    仓颉: RFH
    四角: 69020

    详细解释

    chāo

    (1) ——古人名用字。

    (2) 另见 chǎo

    chǎo

    动词

    (1) (形声。从口,少声。本义:叫嚷)

    (2) 同本义 。如:吵喜(到办喜事人家去吵吵嚷嚷讨取赏钱,以增加喜庆气氛)

    (3) 吵嘴,吵仗 。如:吵窝子(一家人自相争吵;吵成一团);吵翻(争吵)

    (4) 吵闹 。如:叫卖声把我吵醒了

    形容词

    (1) 声音嘈杂扰人 。如:找个安静去处吧,这里太吵了

    (2)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argue, dispute; disturb, annoy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2
    ◎ 客家话:[梅县腔] cau2 [海陆丰腔] cau3 cau2 [客英字典] cau3 [东莞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台湾四县腔] cau3 cau2 [沙头角腔] zau2 [宝安腔] cau2 [陆丰腔] cau3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沼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x/miev
    [ba]
    部首: 201
    笔画: 2
    五笔: 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量词

    (1) 七加一的和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英文翻译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 bat7 [沙头角腔] bat7 [海陆丰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梅县腔] bat7 [宝安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东莞腔] bat7
    ◎ 潮州话:boih4 (poi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拔鎋開入聲開口二等pætpret/paet
    rǎng,rāng [rang]
    部首: 319
    笔画: 20
    五笔: KYKE
    五行:
    仓颉: RYRV
    四角: 60032

    详细解释

    rǎng

    名词

    (1) 吵闹 。如:嚷嚷刮刮(吵吵嚷嚷);嚷聒(嚷刮,嚷闹,嚷嚷。吵闹);嚷乱(吵闹;捣乱)

    (2) 叫喊 。如:嚷喝(大声吆喝);孩子们在嚷些什么;大叫大嚷

    (3) 〈方〉∶呼唤 。如:妈妈嚷我回来

    (4) 责备;训斥 。如:这事让妈妈知道了,又该嚷我了;嚷骂(大声责骂)

    名词

    (1) 叫喊声

    只觉得耳朵边满是嘈杂的嚷。——鲁迅《故事新编》

    (2) 另见 rāng

    rā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hout, brawl, make uproar, cry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j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5 [台湾四县腔] jong3 [客英字典] jong3 [宝安腔] ng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3 [东莞腔] ngiong3 [海陆丰腔] r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nʑĭaŋnjangx/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