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

miáo zhǔn [ miao zhun]
繁体 瞄準
注音 ㄇ一ㄠˊ ㄓㄨㄣ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瞄准 miáozhǔn

(1) 射击时注视目标,以期命中

瞄准靶心
take aim at;train on;aim (level) a gun at

词语解释

  1. 谓射击时注视目标,以期命中。

    茅盾 《小巫》二:“他拿出一枝手枪来,拆卸机件,看了半天,又装好,又上足了子弹,几次拿在手里,瞄准了,像要放。” 洪深 《包得行》第三幕:“你年纪太小,力气不够,站着瞄准恐怕你打不动,还是把枪管架搁在一样东西上……免得枪口上下摇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他研究了团的迫击炮阵地和重机枪掩体,还站在重机枪掩体中试着瞄准。”

引证解释

⒈ 谓射击时注视目标,以期命中。

茅盾《小巫》二:“他拿出一枝手枪来,拆卸机件,看了半天,又装好,又上足了子弹,几次拿在手里,瞄准了,像要放。”
洪深《包得行》第三幕:“你年纪太小,力气不够,站着瞄准恐怕你打不动,还是把枪管架搁在一样东西上……免得枪口上下摇摆。”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他研究了团的迫击炮阵地和重机枪掩体,还站在重机枪掩体中试着瞄准。”

瞄准的国语词典

用眼睛注视目标,使发射、投射的动作准确。

瞄准的网络释义

瞄准 (汉语词汇)

  • 瞄准miáozhǔn
  • 瞄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
  • (1)广义的瞄准:一般指关注的方面或领域,如瞄准国际市场开发产品等等。
  • (2)狭义的瞄准:射击时注视目标,以期命中。
  • 反义词

    瞄准造句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
    我们匍匐在战壕里,握着枪,瞄准着远处的敌人,在旁边放上弹药和手雷,看着敌人慢慢向我们的伏击点靠近,当他们队伍中部刚走进包围圈,连长一声枪响,我们大家就瞄准着敌军进行猛烈的射击。
    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多数的广告产品不告诉您事实。反而,他们设法到达您情感你的希望和梦想。换句话说,他们设法生成您的一个图象。不同的图像,例如一个愉快的家庭,一个扣人心弦的言情或一个强或者美好的身体,是瞄准的不同的年龄组。计算机展览会成功的人民的广告。跑鞋显示强和健康身体。
    我喜爱攀岩,在绳子上荡来荡去的感觉非常刺激,我经常从一块岩石跃向另一块岩石,不过要小心,必须瞄准距离,拿捏好劲头,落脚要轻巧,防止拌伤。
    做事一定要迎合目标观众,一定要瞄准目标市场,瞄不准不可能成功。
    男人选择女人,目光瞄准脸蛋;女人选择男人,心思放在钱包。
    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
    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士兵发现目标,马上举起枪,瞄准,扣下扳机,硝烟中目标应声倒下。
    在瞄准遥远目标的同时,不要轻视近处的东西。
    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
    一切的学问,都要努力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
    要想射中靶,必须瞄准比靶略为高些,因为脱弦之箭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
    如果你没有向客户提出成交要求,就好象你瞄准了目标却没有扣动扳机。
    不管这两个超级公司的广告瞄准在哪个方向,但是他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狙击手装备一支由高倍瞄准具的狙击步枪,手枪和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装备。
    我参加了射箭比赛,我聚精会神地瞄准箭靶,结果百发百中。

    汉字详情

    miáo [miao]
    部首: 512
    笔画: 13
    五笔: HALG
    五行:
    仓颉: BUTW
    四角: 64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苗声。本义:注视目标;视力集中到一点上)

    (2) 同本义 。如:瞄准

    (3) 眼睛迅速地注视,迅速地看 。如:瞄他一眼

    英文翻译

    take aim at; look at

    方言集汇

    ◎ 粤语:mi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u3 meu2 [客英字典]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miau2 [宝安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 潮州话:毛妖5 又 无腰5 ,miou5/miao5 bhiê5/bhio5 (miâu biê)

    宋本广韵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