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

duì zhǔn [ dui zhun]
繁体 對準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ㄨㄣ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对准 duìzhǔn

(1) 瞄准

把一架摄影机对准那个景物
aim at

(2) 准线

轴对准
aligment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im at]∶瞄准把一架摄影机对准那个景物 [aligment]∶准线轴对准 基本资料词目:对准 拼音:duì zhǔn 注音:ㄉㄨㄟˋ ㄓㄨㄣˇ 同义词: 瞄准基本解释1. [aim at]∶瞄准 把一架摄影机对准那个景物 2. [aligment]∶准线 轴对准1

对准的国语词典

准,箭靶。原指射箭时对正箭靶,后引申为对正目标。

如:「对准红心,直射而去。」

对准的网络释义

对准

  • 对准,读音duì zhǔn,意思是把一架摄影机对准那个景物。
  • 对准造句

    歹徒持枪对准了人群,在这性命交关的时刻,警察叔叔制服了他。
    目击者说,实弹和重型武器被直接对准了手无寸铁的人们,数百人遭杀害。
    我们要把矛头一起对准敌人。
    所述磨机外壳配备有向下对准的柱形轴环,所述柱形轴环可以被轴向调整以设置所述转子与所述磨机外壳之间的研磨间隙。
    一对准夫妻去影楼拍婚纱照,女的想拍主题婚纱照,于是询问价格。工作人员说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男友听得不耐烦:“怎么那么贵啊?”工作人员:“主要是服装贵。”男友:“那就给我们来个亚当与夏娃系列的吧。”。
    对准循环矩阵和完全循环差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码码族的代数构造方法。
    同时型槽和型槽之精准定位特性,使三频光收发模组之组装能可以被动对准的方式进行,可大幅降低封装所需成本。
    镜头对准爱恋,焦聚拉近幸福,闪光锁住甜蜜,定格一世深情,生活因有你,处处都是快乐的画面,亲爱的,我爱你到永远,愿给你一生幸福!
    他对准我呵气,来说明屋里多冷,接着又继续弹琴。
    以里程计作为外部传感器,建立了运动状态下初始对准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霎时间,小灰鸽晃了下脑袋,刷拉一下,飞了起来,象一只离弦的箭,对准大黑猫的脑门儿,狠狠地啄了一口。
    将置物器向底座对准,并且放到位。
    他用自己的手枪对准后边的人开火,那两个人往后退去,他赶紧把奥立弗拖上去。
    舍姆森把矛尖一侧对准艾绍诺的心脏。
    在公共场合,问题儿童为他们的问题表示自责,而在私底下,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其他人:不关心他们的家长和老师。
    将祝福放进短信里,倒计时开始,对准目标军队,精准目标军人,五、四、三、二、一,发射!‘建军节快乐’。
    初始对准是捷联式惯导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初始对准精度直接影响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工作精度,初始对准时间也是反映武器系统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术指标。
    小姐,射击不对准目标犹如讲话不思考!
    女孩子家通常稳住针,然后再把线对准针眼穿。
    靠背轮的找正对准应用两只百分表来举行。

    汉字详情

    duì [dui]
    部首: 307
    笔画: 5
    五笔: CFY
    五行:
    仓颉: EDI
    四角: 74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对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6) 相当;相配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

    (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

    (8) 核对,比照着检查

    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

    (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

    (10) 搀和 。如:这酒是对了水的

    (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

    (12) 又如:他对我不错

    (13) 平分成两份 。如:对股劈;对开;对分

    (14) 扬;显扬;指扬威

    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

    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

    (15) 婚娶 。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

    (16) 抵押

    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

    (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如:对仗(交战)

    (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

    (19) 朝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

    (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

    名词

    (1) 配偶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2) 对手,敌对者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

    (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如:对子(办法)

    (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

    (6) 姓

    形容词

    (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

    (2) 相互;两人在一起 。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

    量词

    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

    介词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英文翻译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宋本广韵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

    对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