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

zhuó yǎn [zhuo yan]
注音 ㄓㄨㄛˊ 一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着眼 zhuóyǎn

(1) 注目;考虑

着眼于人民
have sth.in mind;fix one's attention on

词语解释

  1. 犹举目;入眼。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唐寅 《警世》诗之一:“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閒中看世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废池吹縠,野田方罫,著眼都如画。”

  2. (从某方面)考虑;观察。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买骨大须著眼,若是假骨,千里马断不至矣。”

  3. 犹举目;入眼。

    宋 陈师道 《小放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4. (从某方面)考察;观察。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是他二位是一片仁厚心肠,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 安 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但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

引证解释

⒈ 犹举目;入眼。

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唐寅《警世》诗之一:“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閒中看世情。”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废池吹縠,野田方罫,著眼都如画。”

⒉ (从某方面)考虑;观察。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买骨大须著眼,若是假骨,千里马断不至矣。”
1. 犹举目;入眼。 宋陈师道《小放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⒊ (从某方面)考察;观察。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是他二位是一片仁厚心肠,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但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

着眼的网络释义

着眼

  • 着眼是汉语词汇,拼音zhuóyǎn,出自《木兰花》。
  • 着眼造句

    我们应该着眼大局,不要被小事束缚住手脚。
    我们观察处理问题,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
    我们观察处理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批评别人,应从大处着眼,不该吹毛求疵。
    一事当前,不能打小算盘,而应先从大处着眼。
    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
    对于工作,要从全局着眼,不可顾此失彼。
    我们在最适合的时间相遇,邂逅爱情,它是一种感觉,不是幻觉。如果说你愿意牵我的手走一辈子,我会闭着眼,放我的手在你手心。相濡以沫的爱情,我们共同创造。
    他们只着眼于在减税和简化官方繁文缛节。
    许多企业家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而未能着眼于未来。
    我在你早就遗忘的世界里开始孤单的岁月,闭着眼含着眼泪欢呼雀跃,看不见你就等于看不见全世界。
    我们应有远大理想,但要实现它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做。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与其他大国打交道,要不亢不卑,有理有节,着眼长远。
    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真理就是火炬,同时也是一支巨大的火把。因此我们都想眯着眼睛走过去,甚至担心会被烫伤。
    野心勃勃会使你树立高不可攀的目标。对目标的追求要量力而行,着眼于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一心只想结果。
    你走了,带着我全部的爱走了,只是一句分手。我忍着眼泪看着你的背影,好想最后在抱你一次,好想在对你说一次“我爱你”。
    童年像一颗颗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照亮了每个可爱的孩子的心田。
    蒙着眼睛的爱神,却能准确地走进恋人的心灵。

    汉字详情

    zhuó,zháo,zhāo,zhe [zhuo,zhao,zhe]
    部首: 636
    笔画: 11
    五笔: UDHF
    五行:
    仓颉: TQBU
    四角: 80605

    详细解释

    zhāo

    动词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文成示温, 温以着坐处。—— 晋· 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3)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4) 安顿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 苏轼《南堂》

    (5)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 蒋正子《山房随笔》

    (6)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名词

    (1)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

    (2) 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形容词

    (1) 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儿女英雄传》

    (2) 又如:着,咱们就这么办

    (3) 另见 zháo; zhe; zhuó

    zháo

    动词

    (1) (著的俗字)

    (2) 触及某物;接触 。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3) 燃烧

    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

    (4) 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5) 指灯发光 。如:天一黑,灯都着了

    (6) 遇;受到

    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 陆游《午寝》

    (7) 又如:着雨;着水;着恼(生气;发怒);着疑(怀疑;起疑心)

    (8) 进入睡眠状态 。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

    (9) 觉得

    惟有垂泪,十分着急。——《镜花缘》

    (10) 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

    (11) 中,恰好合上

    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

    (12) 又如:着手(上当,落入圈套);着道儿(中计;上当);着魔(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

    (13) 得当,对

    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

    (1) 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

    (2) 又如:猜着了;打着了

    (3) 另见 zhāo; zhe; zhuó

    zhe

    助词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道着姓名人不识。——唐· 白居易《恻恻吟》

    (3) 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

    (4)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

    (5) 又如:听着;快着点儿

    (6) 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

    (7) 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如:着呢

    (8)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

    (9) 另见 zhāo;zháo;zhuó

    zhuó

    动词

    (1) (着为著的俗字)

    (2) 穿

    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红色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著绯”指当了中级官员)

    (4) 附着;加…于上

    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

    又欲着敲字。

    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搁浅)

    (7) 接触;挨上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

    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

    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夕阳。——唐· 朱庆馀《南湖》

    (8) 又如:着地(贴着地面);着末(撩拨;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

    (9) 安置,放置

    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

    (10) 差使;打发

    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

    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 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收入监中。——《小五义》

    (11) 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领取

    (12) 关切

    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

    (13) 又如:着己(亲近;贴心);着紧(紧要;重要;抓紧;赶紧;着意;留意);着趣(知趣)

    (14) 生长;增添

    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韩愈《感春》

    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

    (15) 又如:着迹(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16) 用

    每至公坐,广谈, 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 广, 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

    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着钱。——徐积《谁学得》

    (17) 开

    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8) 结

    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

    (19) 命令 。旧时公文用语

    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

    老爷大怒,已告知县主,着公差捉拿题诗人与小姐了。——清· 崔象川《白圭志》

    (20) 又如:着令(命令;责成)

    (21)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

    名词

    (1) 泛指服装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潜《桃花源记》

    (2) 酒器

    着,殷尊也。——《礼记》

    (3) 着落 。又如:吃穿无着,寻找无着

    (4) 另见 zhāo;zháo;zhe

    英文翻译

    make move, take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zau2 zoek3 zo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k8 tiok8 do3 [客英字典] chok8 [陆丰腔] chok8 chok7 [东莞腔] cok8 zok7 [宝安腔] cok8 [梅县腔] zhok7 chok8 [沙头角腔] cok8 ziok7 [台湾四县腔] cok8 tiok8 do3
    ◎ 潮州话:多腰4 多腰8 ,diêh4/dioh4(tieh/tioh) diêh8/dioh8(tiêh/tiôh)

    宋本广韵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