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瞳孔;眼睛。
艾青 《驴子》诗:“你灰色的眼瞳,瞌睡的眼瞳,映照着北方的广漠的土地的忧郁。” 茅盾 《子夜》六:“从她那明如秋水的眼瞳中, 范博文 似乎看见了他们俩已往的一切亲暱和无猜。”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孩子在 周大勇 的眼瞳里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引证解释
⒈ 瞳孔;眼睛。
引艾青《驴子》诗:“你灰色的眼瞳,瞌睡的眼瞳,映照着北方的广漠的土地的忧郁。”
茅盾《子夜》六:“从她那明如秋水的眼瞳中, 范博文似乎看见了他们俩已往的一切亲暱和无猜。”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孩子在周大勇的眼瞳里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眼瞳的网络释义
眼瞳
眼瞳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声。本义:眼珠)(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眼 | 五限 | 疑 | 山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ngrenx/ngaaen | ŋæ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童声。本义:瞳孔)
(2) 同本义 俗称“瞳仁”。眼珠中心虹膜上一个可收缩的孔
瞳,目珠子也。——《玉篇》
舜目盖重瞳子。——《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瞳子(虹膜中心的小圆孔);瞳神
(4) 借指目光 。如:瞳睛(眼睛。亦借指目光)
形容词
无知的样子 。如:瞳矇(愚昧无知)
动词
看见
大嫂兜出檐口放,上瞳格子下瞳人。——《中国歌谣资料》。原注:“瞳,看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梅县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dʰuŋ | d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