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帘

yǎn lián [yan lian]
繁体 眼簾
注音 一ㄢˇ ㄌ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眼帘 yǎnlián

(1) 文学作品中指眼皮或眼内

映入眼帘
eye

引证解释

⒈ 眼皮。亦指眼里。

闻一多《香篆》诗:“辗转在眼帘前,萦回在鼻观里,锤旋在心窝头。”
蒋光慈《弟兄夜话》:“这每日在江霞眼帘前所经过的现象,使江霞太感觉着不安了。”
瞿秋白《赤都心史》二八:“满架书籍,而突然投入我们眼帘的却是几个中国字。”

⒉ 指眼界。

眼帘的国语词典

眼球中层的圆形膜。有调节瞳孔大小的作用。参见「虹膜」条。

如:「映入眼帘」。

眼帘的网络释义

眼帘

  • 眼帘是指眼皮和眼界。
  • 眼帘造句

    穿过树林,扑入眼帘的是一片诱惑人的景色。
    在知识的天空里飞得越远,跃入眼帘的景象就越宽广。
    走进故宫大殿,金碧辉煌的布置就映入眼帘,让我难以忘怀。
    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露珠撑了撑懒腰,这充满趣味的一幕便映入我的眼帘。
    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墙,墙上画了九条栩栩如生的龙。
    闪烁的梦想,撒落在辽阔的海洋,如同你的笑意映入母亲的眼帘。
    打开新闻网五花八门的新闻映入我眼帘。
    然而它的调皮却用透明回对着我和大地,那飞动的舞姿始终不能落入眼帘。可这并不能阻隔我对它的感触,目不能及并不代表心灵不可抵达。
    清晨,闪烁的露珠映入我的眼帘。
    等我们爬上山顶后,立刻豁然开朗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银白色的闪电连续响了八次,掠过眼帘,紧握手机的双掌莫名冒出许多汗水,每一次的眼电交错仿佛听到了心碎的声音。磨灭了勇气,连发信息都需要底气,爱,有时候疲惫了心灵,吞噬了温暖,残留未干的泪痕。
    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映入了我的眼帘。
    哥哥惭愧地红着脸,眼帘也不敢抬,好像一个没筹备好作业的学生,碰到老师抽查的情景。
    他的鼻子占了脸的三分之一,乍看他的脸,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高耸的鼻子。
    梦回童年,儿时往事,远山一般寂静,唯二枚黄皮果的叶子,贴在眼帘上,清凉,清凉。
    映入眼帘的那张合照告诉我们原来那么天真过。
    走的那天,我决定不掉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
    进到房间,映入眼帘的是摆得井井有条的书籍以及一尘不染的桌几。
    随着脚步的移动,只见一个个巧夺天工的作品映入我的眼帘。
    许多高尖端的节能产品进入华南城建设者的眼帘。

    汉字详情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
    lián [lian]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PWM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CL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旧时酒家、茶馆作店招的旗帜,用布做成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唐· 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名词

    (1) (形声。从竹,廉声。本义:门帘)

    (2) 帘子,遮蔽门窗的用具

    簾,堂簾也。——《说文》

    簾,户蔽也。——《声类》。

    严持箧书,置饰室簾南。——《汉书》

    草色入簾青。——唐· 刘禹錫《陋室銘》

    入其舍,则密室垂簾。——《聊斋志异·促織》

    (3) 又如:簾帷(遮蔽門窗的簾子、布幕);簾籠(窗簾和窗牖);簾旌(簾端所綴之布帛);簾政(皇太後垂簾聽政,故名);簾庑(指堂前廊檐垂簾之處)

    (4) 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也用于嫁女时嫁妆的總稱

    箱簾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flag-sign of a taver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4
    ◎ 潮州话:niam5(niâm) [潮州、饶平]liam5(liâm) [澄海]niang5(ni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九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