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盾櫓
注音
ㄉㄨㄣˋ ㄌㄨˇ
词语释义
亦作'盾卤'。
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橹,大盾。
词语解释
亦作“ 盾卤 ”。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櫓,大盾。
《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襦,沮笠以当盾櫓。”《旧五代史·僭伪传三·王建》:“ 茂贞 虽常才,然名望宿素,与 朱公 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韩生 所谓入为扞蔽,出为席藉是也。适宜援而固之,为吾盾卤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盾卤”。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櫓,大盾。
引《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襦,沮笠以当盾櫓。”
《旧五代史·僭伪传三·王建》:“茂贞虽常才,然名望宿素,与朱公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韩生所谓入为扞蔽,出为席藉是也。适宜援而固之,为吾盾卤耳。”
盾橹的网络释义
盾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2) 同本义
掌五兵五盾。——《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3)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4) 盾形的物品 。如:银盾;金盾
英文翻译
shield; dutch guilder; Indonesia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5 teon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3 tun5 [客英字典] tun3 [陆丰腔] dun3 [梅县腔] tun3 [海陆丰腔] tun3 tun6 [东莞腔] dun3 [宝安腔] tun3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3 tun5 [客英字典] tun3 [陆丰腔] dun3 [梅县腔] tun3 [海陆丰腔] tun3 tun6 [东莞腔] dun3 [宝安腔] tun3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盾 | 食尹 | 船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zsjynx/djviin | dʑʰĭu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鲁声。本义:大盾牌)
(2) 同本义
橹,大盾也。——《说文》
蒙之以甲以为橹。——《左传·襄公十年》
泰山为橹。——《汉书·司马相如传》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橹楯(大盾);橹子(方言。手枪)
(4) 顶部没有覆盖的远望楼
修橹。——《孙子·谋攻》
(5) 又如: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橹巢(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橹,在树曰巢);橹棹(橹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6)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在旁曰橹。——《释名》
(7) 又如:橹人(船工);橹声(摇橹声)
英文翻译
oar, scull; row, scull
方言集汇
◎ 粤语:lou5
◎ 潮州话:罗污2罗乌2 ,lu2 lou2(lú lóu)
◎ 潮州话:罗污2罗乌2 ,lu2 lou2(lú l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