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盾与橹。橹,大盾。
《韩非子·难二》:“ 简子 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晋书·宣帝纪》:“既而雨止,遂合围。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
引证解释
盾与橹。橹,大盾。
《韩非子·难二》:“ 简子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晋书·宣帝纪》:“既而雨止,遂合围。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
楯橹的网络释义
楯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ùn
名词
(1) (形声。从木,盾声。①(
)本义:栏干的横木。②引申义:通“盾”。盾牌) 同引申义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韩非子·难一》
左执楯而导之。——《新唐书》
(2) 另见
其它字义
shūn
名词
(1) 栏杆的横木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名词
(1) 栏杆的横木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dun3 [客英字典] tun3 shun3 [海陆丰腔] tun3 d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椿 | 丑倫 | 徹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ţʰĭuĕn | thryn/thv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鲁声。本义:大盾牌)
(2) 同本义
橹,大盾也。——《说文》
蒙之以甲以为橹。——《左传·襄公十年》
泰山为橹。——《汉书·司马相如传》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橹楯(大盾);橹子(方言。手枪)
(4) 顶部没有覆盖的远望楼
修橹。——《孙子·谋攻》
(5) 又如: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橹巢(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橹,在树曰巢);橹棹(橹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6)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在旁曰橹。——《释名》
(7) 又如:橹人(船工);橹声(摇橹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罗污2罗乌2 ,lu2 lou2(lú l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