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乘
词语释义
相乘
(1) 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
(2) 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
(3) 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词语解释
相加;相继。
《汉书·王莽传中》:“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輒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憒眊不渫。” 颜师古 注:“乘,积也,登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跋》:“ 吴 越 之事无他焉,举一国足以尽之,而反分为二篇,务以相乘。”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 唐 自 天寳 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 清 戴名世 《左生生字说》:“新与旧之相乘,盈与虚之相代,古与今之相閲,而消息循环,不可端倪。”
引证解释
⒈ 相加;相继。
引《汉书·王莽传中》:“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輒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憒眊不渫。”
颜师古注:“乘,积也,登也。”
唐柳宗元《<非国语>跋》:“吴越之事无他焉,举一国足以尽之,而反分为二篇,务以相乘。”
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唐自天寳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
清戴名世《左生生字说》:“新与旧之相乘,盈与虚之相代,古与今之相閲,而消息循环,不可端倪。”
相乘的网络释义
相乘
相乘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xiāng
副词
(1)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2)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3) 共同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相安
(5) 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7)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8)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动词
(1) 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2)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3) 亲自观看 。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4) 另见
xiàng
动词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相时憸民。——《书·盘庚上》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书·召诰》
善相丘陵。——《礼记·月令》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鄘风·相鼠》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胜相士多。
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4) 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6) 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伊尹相汤伐 桀。——《汤誓》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
使相之。——晋· 干宝《搜神记》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7)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8) 教导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9) 治,治理
相我受民。——《书·立政》
(10) 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11)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12) 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 齐。——《史记·项羽本纪》
(13) 像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名词
(1) 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2)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3) 照片 。如:照个相
(4) 官名
(5)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7)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8)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9) 相位 。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10)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1) 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12) 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3)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4) 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5) 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16)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1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1 siong5 [宝安腔] siong5 |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1 siong5 [海陆丰腔] siong1 siong5 [梅县腔] siong1 [沙头角腔] siong5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siong5 [东莞腔] siong5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xiong3 xio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襄 | 息良 | 心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siang | sĭaŋ |
详细解释
ché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如:8乘以7得56
名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名词
(1) 用以指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3) 又如:乘籍(史书)
量词
(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3)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
(4)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5)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6)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7)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8)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9)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10)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
(11)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sin4 sin4 [梅县腔] shin1 shin5 [陆丰腔] shin5 [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东莞腔] sin2 [海陆丰腔] shin1 shin2 shin5 [宝安腔] sin1 sin2 | sin3 sin5 [沙头角腔] sin5 [台湾四县腔] sen1 sen2 sen5
◎ 潮州话:sêng5 sêng6 (sêng sẽ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繩 | 食陵 | 船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zsjing/djong | dʑʰ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