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親屬

zhí xì qīn shǔ [ zhi xi qin shu]
繁体 直系亲属

词语释义

直系亲属 zhíxì qīnshǔ

(1) 指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lineal relative;lineal kin;lineal consanguinity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有时也包括需要本人扶养的祖父母和未成年的弟妹。

直系親屬的国语词典

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子、祖孙。

直系親屬的网络释义

直系亲属

  • 直系亲属, 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
  • 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 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隔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
  • 直系姻亲即配偶的直系血亲,包括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岳母。
  • 所以,直系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 直系親屬的翻译

    英语: nextofkin,immediatedependant
    法语: parentéenlignedirecte

    汉字详情

    zhí [zhi]
    部首: 512
    笔画: 8
    五笔: FH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M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而平坦)

    (6) 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直上直下;直升机

    (8) 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而行。——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正惮瑞峭直。——《明史》

    (9) 又如:直辞(正直的言辞);直声(正直之言);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直信(正直诚实);直言正色(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0) 直爽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粮军。——《元曲选》

    (11) 又如:心直口快;直势(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12) 正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 又如: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准(正则)

    (14) 正当,有理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副词

    (1) 径直,一直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直进罾步。——《广东军务记》

    (2) 又

    直至初六。

    直诘袁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直书就和(径直写成了一首和诗);直律律(直接;径直);直乃(简直就是);直叙(直接叙述);直解(直接领悟);直抵(一直到达)

    (4) 故意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汉书·张良传》

    直堕其履圯下。——《史记·留侯世家》

    (5) 竟然

    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聊斋志异》

    而直为此廪廪也。(直:竟。为:造成。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直如此(竟然这样);直恁(竟然如此;竟然这样)

    (7) 只;仅仅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无由进之耳。——《荀子·礼论》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以为不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直见爱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直当的(仅仅够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9) 简直

    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

    直可惊天地。——孙文《序》

    (10) 通“特”&X({tè})。单单,单独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立而不胜。——《荀子·不苟》

    直堕其履圮下。——《史记·留侯世家》

    动词

    (1) 伸直;挺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2) 又如:直身(伸直的身躯);直直腰儿;把铁丝直一直;直脚(伸腿,死去);直屡屡(挺直)

    (3) 伸雪

    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苏轼《子姑神记》

    (4) 面对着,当

    马各直其算。——《礼记·投壶》

    前列直斗口三星。——《史记·天官书》

    武库正直其墓。——《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魏之武卒,不可以直 秦之锐士。——《汉书·刑法志》

    立阼阶下,直东序西面。——《仪礼·士冠礼》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5) 遇,碰上

    管教他灵山会里直着个有缘人。——汤显祖《南柯记·宫训》

    (6) 当值,轮值,轮班

    王民为侍中,直于省内。—— 房玄龄《晋书》

    直使送之。——《战国策·齐策三》。注:“直,当日直使也。”

    (7) 又如:直内(内廷值班的人);值月(当值某月);直房(值班室)

    (8) 担任

    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 李延寿《南史》

    (9) 价值相当于

    为皮币,直四十万。——《史记·平淮书》

    岂闻一绢直万钱?——杜甫《惜昔诗》

    名词

    (1) 价值;代价

    爰得我直。——《诗·魏风·硕鼠》

    象床之直千金。——《战国策·齐策三》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昂其直。——《聊斋志异·促织》

    (2) 又

    高其直。

    (3) 工钱

    受若直,怠若事。——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


    (1) 即使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池州送孟迟先辈》

    (2) 又如:直饶(即使)

    介词

    当…时候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straight, erect, vert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沙头角腔] cit8 [东莞腔] tsik8 [海陆丰腔] chit8 [梅县腔] chit8 [台湾四县腔] tsiit8 [客英字典] chit8 [宝安腔] c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除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drik/diokɖʰĭə
    xì,jì [xi,ji]
    部首: 627
    笔画: 7
    五笔: TXIU
    仓颉: HVIF
    四角: 209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拴;系结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系之苇召。——《荀子·劝学》

    (2) 又如:系腰(腰带);系鞋带;把晾衣服绳系在树上;她的头发上系了一根红缎带;腰上系了一根紫色的…腰带;把卡片系在包上;把衣服扣系上

    (3) 约束;羁绊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汉· 贾谊《鹏鸟赋》

    (4) 拘囚

    累及好人,无故系狱。——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

    (5) 留意;挂念 。如:系人情思

    (6) 牵涉;关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唐· 白居易《谕友》

    (7) 另见

    动词

    (1) (“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2) 同本义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

    (3) 又如:系璧(系在带间的小玉璧);系滞(悬挂弃置)

    (4) 拴;绑

    繫,约束也。——《说文》

    繫,系也。——《易·系辞》释文

    以九两繫邦国之民。——《周礼·天官·大宰》。注:“繫,联缀也。”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史记》

    (5) 又如:系足(借指婚姻);系裹(穿戴衣帽);系舟(指船靠岸。也作“系船”)

    (6) 拘囚;关进牢狱

    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老母系保宫。

    利系者之多。——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拘系(拘禁);系縻(束缚)

    (8) 牵挂

    可怜赫赫丹阳尹,数颗槟榔尚系怀。—— 宋· 陆游《读史》

    (9) 又如:系怀(心中牵挂某事或某人)

    (10) 依附

    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汉· 刘向《列女传》

    (11) 又如:系援(依附求助);系象(寄托意象);系命(犹言寄托性命)

    (12) 关联

    足有系帛书。——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系亲(联姻,结亲);系络(联结);系联(联系);系属(联缀)

    名词

    系物的带、绳

    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后汉书·舆服志下》

    名词

    (1) 世系;系统

    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新唐书》

    (2) 又如:系望(世系郡望);系孙(指后代子孙);系族(一姓世代相传的序列);系录(谱牒。记录一姓世系的书);系世(记载世系的谱牒);谱系;管系;层系;坐标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奥陶系;碳系;志留系

    (3) 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 。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

    (4) 高等学校按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单位 。如:数学系;历史系

    (5) 地质学名词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级,小于界,相当于地质年代的纪

    系燕王父子。——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 姓。楚有系益

    动词

    (1) 束缚;捆绑

    系,繫也。——《说文》

    系,连也。——《广雅》

    系,繫也,相联繫也。——《释名·释衣服》

    系曰。——《文选·张衡·思玄赋》。旧注:“系,繫也,言繫一赋之前意也。”

    系隆我汉。——《后汉书·光武纪下》。注:“犹繫也。”

    係,繫束也。——《说文》

    係妻孥。——《国语·越语上》注:“係,繫也。”

    係马舌。——《国语·吴语》。又注:“係,缚也。缚马舌恐有声也。”

    係累其子弟。——《孟子,梁惠王下》。注:“係累,犹缚结也。”

    百越之君,俯首係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系累(束缚);系锁(用锁索捆绑);系颈(把绳套在颈上,表示伏罪投降)

    (3) 继续;接续

    汎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係。——《后汉书·郑弘传》

    邓、 唐、 蔡、 陈,驰捷系踵。—— 宋· 洪迈《容斋四笔·会合联句》

    (4) 又如:系进(接续进发);系道(相继于道,络绎不绝)

    (5) 维系;关联

    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三国演义》

    (6) 又如:系属(联系,关联);系心(犹归心;挂心)

    (7) 是 。如:纯系虚构;系是(是,乃是)

    (8) 另见

    英文翻译

    system; line, link, conn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h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5 ne5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ne4 [陆丰腔] gne5 [梅县腔] he.5 [台湾四县腔] he5 ne5 hi5 [宝安腔] he5 [客英字典] hi5 he5 [东莞腔] he5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ɣieigheh/hey
    qīn,qìng [qin,qing]
    部首: 706
    笔画: 16
    五笔: USHQ
    仓颉: YDBUU
    四角: 06912

    英文翻译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can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n1 [宝安腔] cin1 [台湾四县腔] cin1 [梅县腔] zim1 cin1 [海陆丰腔] cin1 [客英字典] cin1 [陆丰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n1 [东莞腔] c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chin/cintsʰĭĕn
    shǔ,zhǔ [shu,zhu]
    部首: 327
    笔画: 21
    五笔: NILJ
    仓颉: SEWI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shǔ

    名詞

    (1) (形聲。從尾,蜀聲。“尾”與身體相連。①( zhǔ)本義:連接。②類,族)

    (2) 種類。亦特指牲類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左傳·莊公十年》

    土地平曠,屋捨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晋· 陶淵明《桃花源記》

    (3) 又如:金屬;屬禽(分彆飛禽的種類)

    (4) 親屬

    是疾易傳染,遘者雖戚屬,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獄中雜記》

    (5) 又如:家屬(户主外的家庭成員);軍屬;眷屬;屬從(指按親屬關係、繋而從其喪服);屬黨(親屬);屬姓(同宗);屬疏(宗族關係、繋疏遠)

    (6) 儕輩。指同一類人

    若屬皆且爲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有寧越徐尚蘇、囌秦杜赫之屬爲之謀。—— 漢· 賈誼《過秦論》

    (7) 官屬;部屬

    徒屬皆曰:“敬受命”。——《史記·陳涉世家》

    六卿分職各率其屬。——《書·周官》

    台謁當、噹以屬禮。——《明史·海瑞傳》

    (8) 又如:下屬(部下);屬名(南北朝時,壯丁爲了逃避繁苛的賦役,多投身于豪門勢族爲附隸,稱爲屬名);屬彆(下屬的類彆);屬官(屬下的官吏);屬佐(指下屬佐助人員);屬役(僕役,傭人);屬部(部下,部屬)

    (9) 生物分類係、繋統上所用的等級之一 。動植物分類以種爲單位,相近的種合爲屬,相近的屬合爲科

    (10) 特指在十二屬相中的歸屬 。如:屬相

    動詞

    (1) 歸屬;隸屬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屬舒州宿鬆縣。——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屬邦(附屬國);屬心(誠心歸附);屬車(隨從的車輛。也稱副車);屬城(隸屬的縣城);屬婦(指妾);屬僚(屬下,部下)

    (3) 係、繋;是

    今營中槍彈火藥皆在榮賊之手,而營哨各官,亦多屬舊人。——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4) 又如:查明屬實

    (5) 另見 zhǔ

    zhǔ

    動詞

    (1) 繼續;連接(側重于互相銜接)

    亡國破家相隨屬。——《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冠蓋相屬。——《史記·魏公子列傳》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异。——《水經注·江水》

    挽炮車者,絡繹相屬。——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 又如:屬纊(用新棉放在臨死病人鼻前,驗其是否有氣);屬界(毗連地帶);屬連(相連綴);屬志(猶連心);屬引(連續不斷);屬文(連綴字句爲文章);屬讀(連讀);屬聚(聚集);屬絲(連續之絲);屬好(結好);屬怨(結怨);前後相屬

    (3) 綴輯;撰寫

    屈平屬草稿未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衡少善屬文。——《後漢書·張衡傳》

    (4) 又如:屬文(撰寫文章。屬句;屬章;屬筆);屬辭(撰寫詩文。屬咏);屬書(著作);屬對(詩文對仗);屬綴(著作);屬稿(起草文稿);屬詩(作詩)

    (5)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齊師將興, 陳成子屬孤子,三日朝。——《左傳》

    (6) 又如:屬民(聚集民衆);屬兵(調集士兵);屬役(聚集下役);屬神(會聚群神);屬游(聚游);屬行(集結軍隊)

    (7) 通“囑”。托付;委托

    屬孟嘗君。——《戰國策·齊策四》

    屬予作文以記之。——宋· 範仲淹《岳陽樓記》

    屬巡鹽禦史。——《明史》

    (8) 又如:屬請(請托);屬調(寄托的情調);屬纍(托付);屬國(委托國事);屬邦(付托國事);屬任(委任,任用);屬寓(寄托);屬吏(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屬命(委身托命);屬情(寄情)

    (9) 叮囑;告誡。後作“囑”

    屬兒善藏之,勿遣俗子見。——陸游《北窗試筆》

    (10) 又如:屬付(叮囑);屬令(告戒)

    (11) 推托;借口

    常屬疾不治事。——《資治通鑒》

    (12) 又如:屬國(委弃國家;委托國事);屬疾(托病;生病)

    (13) 通“矚”。關注

    師屬之目。——《左傳·定公十四年》

    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國語·晋語五》

    坐者皆屬目卑下之。——《漢書·蓋寬饒傳》

    (14) 佩帶

    若不獲、穫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橐鞬,以與君周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15) 關連 神情與 蘇、囌、 黄不屬。—— 明· 魏學洢《核舟記》

    (16) 跟隨

    項王渡 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史記·項羽本紀》

    (17) 通“注”( zhù)傾注。

    酌玄酒,三屬于尊。——《儀禮·士昏禮》

    水屬不理孫。——《周禮·考工記·匠人》。鄭玄注:“屬,讀爲注。”

    是時天雨,虹下屬宫中。——《漢書·燕剌王旦傳》

    (18) 另見 shǔ

    英文翻译

    class, category, type; to belong to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suk8 [客英字典] shuk8 chuk7 [海陆丰腔] shuk8 [梅县腔] shuk8 zhuk7 [东莞腔] suk8 [沙头角腔] suk8 [陆丰腔] shuk8 [台湾四县腔] suk8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欲入聲開口三等cjyuk/tjvktɕ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