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盖世无双
(1) 指人的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独一无二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成语辨析
见“举世无双”(551页)。
成语用法
盖世无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独一无二。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在当代居首位,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过。
引《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朝思暮想》:“娇滴滴的兰麝香,我可偷看新郎。他就盖世无双。”
《说岳全传》第九回:“説得那岳飞人间少有,盖世无双,文武全才,真乃国家之栋梁。”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这些外来者带来了进取性,带来了发展得盖世无双的西方技术。”
盖世无双的国语词典
才能、技艺等精练至极,无人可与匹敌。
盖世无双的网络释义
盖世无双
盖世无双 (成语)
盖世无双的翻译
盖世无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ài
名词
(1) (形声。从艸,盍(
)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2) 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李巡曰:“编菅茅以覆屋曰苫。——《尔雅》。按,覆屋用茅若苇。苇不白,惟茅白也。
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3) 又如:苫盖(茅草覆盖物)
(4) 雨伞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宋· 苏轼《教战守》
(5) 车篷
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盖矣。——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6) 又如:盖弓(车盖弓。古代车上支撑车盖的弓形木架)
(7) 容器的盖子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壶盖;盒盖;引擎盖;照像机镜头罩盖;窄口瓶盖;盖盅(一种有盖子的茶杯)
(9) 耢 。一种整地的农具。如:盖磨(即耢。平整土地的农具)
(10) 通“阖”(
)。门扇还复瞻被九盖皆继。——《荀子·宥坐》
动词
(1) 遮蔽;掩盖;引申为概括
盖,加也,加物上也。——《释名·释言语》
盆盖井口,毋令烟上泄。——《墨子·备穴》
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说林》
所盖多矣。——《左传·成公二年》
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荀子·王制》
治舍盖屋。——王褒《僮约》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唐·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盖脸(遮羞);盖抹(掩盖;遮掩);盖藏(掩盖;隐藏)
(3) 引申为胜过、超出
功盖天下。——《庄子·应帝王》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
(4) 又如:盖代(绝代,绝世)
(5) 建造 。如:盖新房;盖造(建造)
(6) 通“害”(
)。伤害,杀害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书·吕刑》
谟盖都君,咸我绩。——《孟子·万章上》
(7) 又如:相盖(相害;加害)
(8) 通“阖”。关闭
盖天下,视海内,长举而无止,为之有道乎?——《管子·山权数》
(1) 因为,由于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盖缘(因为);盖因(因为);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3) 发语词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西游记》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副词
(1) 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却,则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通“盍”(
)(4) 何
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5) 何不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诗·小雅·黍苗》
(6) 另见
gě
名词
(1)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另见
hé
(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丗 | 舒制 | 書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sjed/sjey | ɕĭɛi |
详细解释
wú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mó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無 | 武夫 | 明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myo/miu | m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
),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2)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4) 姓
形容词
(1)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双人舞;举世无双;双红(双红帖。比单帖大一倍,从中折合,用红纸,故名);双林(即沙罗双树,佛祖示寂(死亡)的地方);双阙(古代宫殿、宗庙与陵墓前左右各一个的高台楼观);双套飞车(两头牲口拉的快车);双骞(双飞);双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双丸(指日和月);双角(两角);双杵(古人捣衣,对立执杵如舂米,故名双杵);双枚(屋内的重檐);双关儿透(很透彻);双栖(指禽鸟雌雄同栖息。借喻夫妻形影不离);双靥(脸的两颊);双向沟通(指让意见沟通的双方均能有公平的机会,坦然地表达讯息的意义)
(3) 偶,与“单”相对
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
(4) 又如:单日不着双日着(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量词
(1) 两个,一对
凡献,执一双。——《仪礼·聘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2) 又如:一双鞋;一双短袜;三双手套;还要一双筷子;有一双灵丽的眼睛;一双脚
动词
(1) 追随,跟从
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 匹敌
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3) 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