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盐池
(1) 生产食盐的咸水湖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生产食盐的咸水湖。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山西运城是元末兴建的一座盐务专城,是伴随着盐池的发展而兴起的。
2、宁夏东南部地区由于高氟地下水广泛分布,当地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导致地氟病发病率非常高,尤以盐池县为甚。
3、人口过快增长是造成盐池县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
4、研究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牧草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动态变化。
5、降水与盐池地区植被生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6、本文提出了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补充给盐池使用的方案,既解决了盐池的缺水问题,又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
7、形成盐池站多沙尘暴天气的沙源,除背景沙源外,本地沙源的补充也有重要作用。
8、本文通过野外植被、土壤和地表蚀积状况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盐池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调查。
9、运城盐池资源利用方式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10、山西最大的天然湖泊是泻池湖,即山西北部郓城附近的一个盐池湖。
11、宁夏盐池县沙边子沙漠化土地整治研究基地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半干旱农牧交错区。
12、对从福建省东石盐场晒盐池分离到的E9和E14两菌株进行了鉴定。
13、运城盐池的池盐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4、根据液相分离技术,制定了甘肃高台县盐池芒硝无机盐伴生矿床的溶采方案。
15、盐池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县之一,其沙化土地面积占全自治区的39.4%。
16、第二,鉴于多数学者集中研究盐池的生产经营状况,而对于这个特殊的资源性城市的研究涉及较少。
17、从大连普兰店盐场盐池底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耐盐性,可以分解活性蓝的菌株S32。
18、运城以盐兴城,它的建立和发展与运城盐池池盐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19、距盐池县城37公里的中部沙区,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20、它就是盐池县的哈巴湖旅游区。
21、在总结近些年盐池县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和现有植被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系列研究。
22、盐池县的草原退化和沙漠化问题严重,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造成的。
23、运城盐政在清代前期,由于“畦归商种”制度的建立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创成,运城盐池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24、本文是作者最近十多年对盐池县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专题报告。
2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同降水、蒸发之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26、认为能否全面落实禁牧和退耕还林政策,将直接影响盐池县荒漠化防治。
27、首先论述运城建城后,盐池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力保障了盐池的生产与防盗;
盐池的国语词典
贮积咸水的池子。藉日光的热,使池中的咸水凝结成盐,捞取即可食用。我国山、陕、甘、云、新诸省皆有。
盐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3)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阁)
(4) 护城河 。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通常注满水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无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汤池百步。——《汉书·食货志》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堑(护城河)
(6) 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
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傅玄《砚赋》
(7) 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剧场正厅的座席);乐池
(8) 衣被等物的缘饰
池者,缘饰之名,今所谓被池装池是也。——《匡缪正误》
(9) 如:池毡(有边缘缀饰的一种毛毡)
(10)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沙头角腔] ci2 [梅县腔] chii2 chi2 [陆丰腔] chi3 [客英字典] chi2 [海陆丰腔] chi2 [台湾四县腔] cih2
◎ 潮州话:d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馳 | 直離 | 澄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drie/dye | ɖʰ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