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梅舟楫

yán méi zhōu jí [ yan mei zhou ji]
繁体 鹽梅舟楫
注音 一ㄢˊ ㄇㄟˊ ㄓㄡ ㄐ一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用于比喻句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柯丹邱《荆钗记 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

成语用法

盐梅舟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引证解释

⒈ 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喻指辅佐的贤臣。

元柯丹丘《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

盐梅舟楫的网络释义

盐梅舟楫

  • 盐梅舟楫,成语。释 义为 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FH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BT
    四角: 4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TXU
    zhōu [zhou]
    部首: 622
    笔画: 6
    五笔: TE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YI
    四角: 2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4) 尊彝等器的托盘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5) 酒器名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6) 姓

    动词

    用船过渡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英文翻译

    boat, ship; KangXi radical 137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东莞腔]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客英字典] zh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陆丰腔] zh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ucju/tjou
    [j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K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RSJ
    四角: 469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短的船桨)

    (2) 同本义。短曰楫,长曰楫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楫,舟擢也。——《说文》

    桧楫桧舟。——《诗·卫风·竹竿》

    楫齐扬以容与兮。——《楚辞·哀郢》。注:“船櫂也。”

    亡维楫。——《汉书·贾谊传》

    (3) 泛指船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 又如:中流击楫;舟楫;楫子(船桨);楫橹(桨与橹);楫櫂(船桨)

    (5) 船

    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闯入者。——梁延《夷氛闻记》

    (6) 又如:闄櫂(船);楫师(船工)

    动词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诗·大雅·稢朴》

    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明· 费信《星槎胜览》

    英文翻译

    oar, padd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zi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宝安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海陆丰腔] z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