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曝

yán pù [ yan pu]
繁体 鹽曝
注音 一ㄢˊ ㄆㄨˋ

词语释义

以盐渍后曝于日光之下。

词语解释

  1. 以盐渍后曝于日光之下。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嵇含 《南方草物状》:“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

引证解释

⒈ 以盐渍后曝于日光之下。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晋嵇含《南方草物状》:“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

盐曝的网络释义

盐曝

  • 盐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pù,是指以盐渍后曝于日光之下。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FH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BT
    四角: 4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pù,bào [pu,bao]
    部首: 429
    笔画: 19
    五笔: JJAI
    五行:
    仓颉: AATE
    四角: 6609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日,暴声。字本作“暴”,小篆字形,从日,从出,从廾,从米。会合表示把米拿到阳光下照晒。廾( gǒng),两手捧物。本义:晒)

    (2) 同本义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冬曝其日。——晋· 陶渊明《自祭文》

    (3) 又如:一曝十寒;曝衣(晒衣服);曝罟(晒网);曝射(曝晒照射);曝书(晒书);曝阳(晒太阳);曝场(曝晒粮食的场地)

    (4) 暴露 。如:曝尸(暴露尸骸);曝扬(暴露传扬)

    (5) 另见 bào

    b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un, air in sun, expose or dry in the sun

    方言集汇

    ◎ 粤语:buk6
    ◎ 客家话:[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au5 [客英字典] pok7 [台湾四县腔] pau5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ug6 [海陆丰腔] pau5 pok7 [东莞腔] p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報去聲開口一等bʰɑubauh/b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