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

yán jǐng [ yan jing]
繁体 鹽井
注音 一ㄢˊ ㄐ一ㄥ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盐井 yánjǐng

(1) 为汲取含盐质的地下水来制食盐而挖的井

salt well;brine pit

词语解释

  1. 为汲取含盐质的地下水用以制盐而挖的井。我国 四川 、 云南 诸省甚多。

    《汉书·货殖传·程郑》:“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 唐 杜甫 《出郭》诗:“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峯西。” 宋 高似孙 《纬略·盐田》:“ 蜀 都 临卭县 二井:一是火井;一是盐井。”

  2. 盛盐卤的大木桶。

    阿英 《盐乡杂信》六:“把海水一担担的挑来,向池里的泥土上浇,使这些水带着泥土的盐汁流到芦柴下,再流入盛卤的大木桶中,这就成了‘盐卤’。凝成了卤,流入桶内,这木桶,名字叫做‘盐井’。”

引证解释

⒈ 为汲取含盐质的地下水用以制盐而挖的井。我国四川、云南诸省甚多。

《汉书·货殖传·程郑》:“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
唐杜甫《出郭》诗:“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峯西。”
宋高似孙《纬略·盐田》:“蜀都临卭县二井:一是火井;一是盐井。”

⒉ 盛盐卤的大木桶。

阿英《盐乡杂信》六:“把海水一担担的挑来,向池里的泥土上浇,使这些水带着泥土的盐汁流到芦柴下,再流入盛卤的大木桶中,这就成了‘盐卤’。凝成了卤,流入桶内,这木桶,名字叫做‘盐井’。”

盐井的国语词典

产盐的井。我国四川、云南诸省盐井甚多。

盐井造句

五代十国盐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盐池、盐井被迫废弃,食盐产地明显减少。
沙隆达盐矿通过十多年盐井开采探索与总结,逐步形成了对盐井盐结晶解堵和防堵规律的认识。
食盐的原料来源有六:海水、盐湖、盐井、盐岩、石膏矿、及咸土。
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盐源有五:海水、盐湖、盐井、盐岩及咸土。
加加面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小碗吃面的方式,既让人备感美食不易,又照顾到每人的饭量口味,使大家都能吃好,深受人们喜爱,逐步发展成盐井招牌饭。
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东部出海盐、中部出井盐、西部出湖盐,因盐而兴的城镇贯穿东西南北,如西藏的盐井县、新疆的盐湖镇、四川的盐源县等。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陈永华有一个梦想,他想要在世界屋脊种植和酿造世界最高的葡萄酒,在这里,有千年的光核桃树,在这里,有珍贵的林芝盐井野生葡萄。
或者,当控制阀进入吸盐环节,控制阀通过盐井吸入的盐水快于盐水进入这个区域的速度。空气逆止阀就会在所有的盐水被吸完之前关闭。
本文以南充盐厂岩盐井的安全生产周期提高为例,提出了应用“井下支撑”技术,以防止中心管下部变形断裂的观点。
届时,上下盐井的纳西族群众汇集在亚卡村,宰杀两口肥猪敬神,而后人们唱歌跳舞,通霄达旦,盛况可观。
笔者根据三峡库区的考古成果,结合对古盐井的考察研究后,认为:川东长江流域地区是井盐开发最早的区域,盐的利用与早期聚落的起源密切相关。
一出芒康进滇藏,南奔盐井上云贵。
翌日,明军开始朝二郎关、佛图关进发,马钧、陈华清不参与后续战斗,一人得回去抢盐井,一人得上任当千户。
我们曾经到过德阳的思源村、盐井村、照桥村,村里通了标美路,水、电、通讯、环保设施样样齐全,不比城里差多少。
实现了吸盐井稳固、不会摆动,更不会由于吸盐井的摆动而影响吸盐器正常工作。
总结了盐井生产中常见的一些故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原因分析。
在秦蜀守李冰成功开凿广都盐井的基础上,临邛、蒲江井盐在西汉中叶得到大规模开发。
蒲江境内穿井鼓盐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古代先民就开始利用自然盐泉,至西汉时已开凿出数量众多的大口径盐井。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FH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BT
四角: 4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jǐng [jing]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J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T
四角: 5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well, mine shaft, pit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2 z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郢清開上聲開口三等ciengx/zie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