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器

mǐn qì [ min qi]
注音 ㄇ一ㄣˇ ㄑ一ˋ

词语释义

盛物用具的统称。

词语解释

  1. 盛物用具的统称。

    《左传·成公二年》“重器备” 唐 孔颖达 疏:“重为重叠……多为皿器也。”

引证解释

⒈ 盛物用具的统称。

《左传·成公二年》“重器备” 唐孔颖达疏:“重为重叠……多为皿器也。”

皿器的网络释义

皿器

  • 皿器,是汉语词汇,读音为mǐn qì,释义是盛物用具的统称。
  • 皿器造句

    那张脸极其苍白,白的不正常,就像是在水里泡了很久后出现水肿尸体,或者泡在某些生物实验室的皿器内的样品。
    在尼拉克的示意下,老黑僵咣当一下,把尸妖扔进了皿器,这里面的液体正是亡灵法师用来修补肉体用的,对尸妖的恢复又极大的好处。
    一帮人手拿棍棒大砍刀之类的皿器的站在门口,地上躺着一人,浑身是血,在地上抽泣着抖动。
    金文是即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文字,因为多刻在金属皿器上,于是叫做金文。
    低等蛊术就是那些用普通皿器培育出的杀人蛊毒,这种蛊毒需要用物体转嫁才能种成。
    与精灵的待遇相比,大汉显然要差上太多,他被扔进了一个皿器,里面的液体能慢慢治疗他的伤势。
    无论是低等蛊术还是超凡的蛊术最开始必须要培养出蛊虫,而培养蛊虫,皿器是必不可少的。
    生蛇蛊则是聚百虫于皿器中,经年开,得蛇活而名为生蛇蛊。
    洪叔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去澡堂洗澡,我趁没有人的时候悄悄地把一瓶化学皿器上的药水给换了,我记得洪叔千叮万嘱一定不要弄混了,这东西比金子还贵。

    汉字详情

    mǐn [min]
    部首: 510
    笔画: 5
    五笔: LH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T
    四角: 77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碗、盆之类的食器。本义:器皿) 同本义。泛指碗碟杯盘一类饮食用具

    皿,饭器之用器也。——《说文》

    于交皿虫为蠱。——《左传·昭公元年》。注:“器也。”

    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国语·晋语》

    牲杀器皿。——《孟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器皿非满案。——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皿金(金属器皿);皿卷(清代科举,顺天乡试监生的试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统称)

    英文翻译

    shallow container; rad. no. 108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5
    ◎ 客家话:[陆丰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1 men3 [海陆丰腔] men3 men1 [东莞腔] min3 [台湾四县腔] men3 men1 [梅县腔] men1 [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1 m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永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x/myank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