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疱

cūn pào [ cun pao]
繁体 皴皰
注音 ㄘㄨㄣ ㄆㄠˋ

词语释义

粗糙而有疙瘩。

词语解释

  1. 粗糙而有疙瘩。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

引证解释

⒈ 粗糙而有疙瘩。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

皴疱的网络释义

皴疱

  • 皴疱,读音cūn pào,汉语词语,粗糙而有疙瘩。出自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
  • 汉字详情

    cūn [cun]
    部首: 515
    笔画: 12
    五笔: CWTC
    五行:
    仓颉: IEDHE
    四角: 244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皮肤坼裂

    皴,皮细起也。——《字略》

    (2) 如:皴劈(粗皱龟裂);孩子的手皴了

    (3) 打皱;皱缩

    客皴眉而俯,不复抽言。——宋· 盛均《真龙对》

    名词

    (1) 〈方〉∶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2)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 。

    英文翻译

    chapped, cracked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倫平聲合口三等chyn/cvintsʰĭuĕn
    pào [pao]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QNV
    五行:
    仓颉: KPR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面部所生的小疮,俗称粉刺

    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茅盾《子夜》

    (2)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如:手上烫起了一个疱;小水疱;小脓疱

    英文翻译

    acn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u5 [海陆丰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 潮州话:p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皃去聲開口二等pʰauphrauh/phe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