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襞
词语释义
褶子;皱纹。襞(bì)。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书>褶儿;皱纹。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滑膜皱襞的部位及分型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2、半月皱襞是长在耳朵上部和中部连接处的一个很小的细长瘤。
3、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的位置、形态、质地的变化呈现多样性,因此其致病特点亦不相同。
4、结论:病理性滑膜皱襞可产生MMP-1、TIMP-1,而且两者分布不平衡,可能是导致软骨破坏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5、臀、股部成形术的手术切口自臀皱襞开始向内沿股根部,越过股三角后向外到达髂腰部。
6、第二步工作是建立一种脑皱襞的数字化模型,使得研究者可以对其改变进行全程、全方位分析。
7、结果表明,初生大鼠胃粘膜形成大量皱襞,微血管正处于分化、发育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典型的构型;
8、她发现粗糙的相当于一张弄皱的纸的最大皱褶的皱襞比细粒皱襞发育早而慢。
9、充血与不充血的粘膜交织呈现花斑状或条状,条状充血常见于皱襞隆起处。
10、这些小型食肉动物跳下岩石并用他们的毒刺将猎物麻痹。可伸张的皮肤皱襞让他们能够在空中滑行,直击目标。
11、在性兴奋期过程中,在整个阴道管的构造中,从皱襞表面散布出现的一个个漏出液小滴就如同额头上出现的汗珠一样。
12、盲肠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突向肠腔形成的皱襞中轴,肌层也有少量分布。
13、结果:无论成人或小儿,除了寰枢后正中关节外,其它关节均有滑膜皱襞存在,滑膜皱襞总出现率66.7%。
14、结论环状韧带或滑膜皱襞嵌入肱桡关节间是引起牵拉肘发病的重要因素,该机制可以解释牵拉肘的临床表现。
15、骺或软骨骺、滑膜皱襞和脂肪垫的静脉汇入关节血管环内静脉丛。
16、每组均位于经乳房下皱襞最低点做垂直于锁骨中点的连线上。
17、活体测量上睑皱襞距睑缘的距离、平视时上睑缘和上睑皮缘的位置。
18、修复上睑瘢痕,使瘢痕自然隐蔽在上睑皱襞中。
19、目的:研究腰椎椎间关节滑膜皱襞的解剖学组织结构,探讨其临床价值。
20、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腋前皱襞重建的方法和体会。
21、结果: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0。
22、输卵管内下方,前后腹膜皱襞汇合形成输卵管系膜。
23、目的探讨良、恶性胃黏膜皱襞巨大肥厚的鉴别诊断。
24、线表现为胃轮廓畸形,线形龛影,粘膜皱襞呈放射状向龛影集中。
25、方法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
26、在中肾管与膀胱相接处,膀胱腔背侧出现一条明显的纵行皱襞,即在其横切面上观为巨绒毛。
27、甲皱襞微循环流态和流速改变与病情和血液粘度增高程度有一定平行关系。
28、此方法形成的双眼皮皱襞十分稳固,并且睫毛上翘。
29、目的:总结皱襞切口修剪加CO2激光汽化大汗腺治疗腋臭的疗效。
30、内生殖器亦同时发育,如阴道增长变宽,粘膜增厚而富有皱襞,输卵管增粗,子宫增大等。
皱襞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皮,刍(
)声。本义:皮肤因松弛而起的纹路)(2) 同本义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唐· 李贺《嘲少年》
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红楼梦》
(3) 又如:皱皮(皮肤上的皱纹);皱文(皱纹)
(4) 衣、物等经折叠而显出痕迹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唐· 韩愈《南山诗》
(5) 又如:皱褶(褶皱。指衣服上折叠的纹路);皱彀(喻指水面的微波)
动词
(1) 收缩;紧蹙
琼窗春断双蛾皱。——南唐· 李煜《采桑子》
(2) 又如:皱白(指残花);打皱(起皱纹);衣裳皱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折叠衣裙
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
美襞积以酷烈兮。——张衡《思玄赋》
衣襞不县有虫。——王充《论衡·商虫》
(2) 又如: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襞幅(折叠布幅为衣裳)
(3) 裂,剖分 。如:襞笺(裁纸作画。又作擘笺、劈笺)
名词
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 。如:襞积(衣服上的褶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ak7 [梅县腔] pit7 [海陆丰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辟 | 必益 | 幫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pjek/piek | p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