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

pí yán [ pi yan]
注音 ㄆ一ˊ 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皮炎 píyán

(1) 皮肤的炎症,典型症状为发红、肿胀、渗液、结痂或脱屑

dermatitis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具有炎性反应的皮肤病的统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睑缘炎常常与全身性疾病如酒渣鼻或脂溢性皮炎相关。
2、健康专家认为钕和铬会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湿疹等不好对付的皮肤疾病,这些产品中含有的铬会刺激眼睛和粘膜。
3、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患手机皮炎者,其皮疹通常出现在脸颊或耳部,具体取决于手机的金属部件与皮肤接触的部位。”
4、轻柔舒适的性交会减少皮炎、皮疹以及破皮的几率。
5、特异性皮炎的患者则没有这些抗菌物质,或者含量很少。他们中的90%皮肤上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6、一些女性使用旧的,过期的化妆品,可能会得口周皮炎。这些化妆品可能刺激皮肤,造成小红斑,看上去像粉刺。
7、让情况变得更严重的是,我开始真的担心自己会受伤:我的左胫骨有疼痛,还有轻微的皮炎,这些开始影响我的跑步。
8、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慢性光化皮炎(CAD)中的作用。
9、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0、而特应性皮炎患者比健康人士挠痒的频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11、镍这种金属存在于各种产品中,从手机、珠宝首饰到皮带扣中都有,它是引发过敏性接触皮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12、最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牛皮癣、多形性红斑等变态反应性睑皮肤病。
13、洗衣时,霉菌孢子随水流散布会污染衣服并传播到人体上,导致人们皮肤瘙痒、过敏,甚至诱发皮炎。
14、大家所熟知的扑尔敏为第一代抗组胺药,过敏性皮肤疾病,如风疹块、过敏性药疹、湿疹、虫咬皮炎首选。
15、另外,当颜面部出现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痤疮等常见皮肤病时,也有的患者未经求医就自行涂抹激素类药膏。
16、听起来象是过敏性皮炎。
17、目的:观察炉甘石洗剂治疗烧伤愈合后皮肤湿疹样皮炎的疗效;
18、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
19、一旦操作不好,还会使得皮肤上的一些细菌进入毛孔,从而引起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炎症。
20、结果应用70%酒精皮肤消毒进行皮试,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21、毒蘑菇中毒临床症状分为五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性型、脏器损伤型和日光皮炎型。
22、结论野苋菜花粉皮试应作为南昌及其周围地区过敏性皮炎的常规检验。
23、我有非常敏感的皮肤,也有皮炎问题,这款洁面能够洗的很干净,也不会像用了某些洁面会觉得很干。
24、结果实验室相对湿度超过70%时,可导致实验兔脚皮炎发病率的升高,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
25、此产品特别适合特应性皮炎、皮肤敏感干涩者使用。
26、结论:湿润烧伤膏对水疱型日光皮炎有良好的疗效。
27、在治疗期间,会短暂发生的副作用包括皮炎和毛囊炎。
28、天竺葵是天然美容妙品,非凡是对干燥皮肤,皮炎,湿疹,用来洗浴效果很好。
29、她的特应性皮炎恶化,播散至全身。

皮炎的网络释义

皮炎 科普中国

  •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种内、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性疾患的一个泛称,并非一独立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皮炎和湿疹的概念及分类是皮肤科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为同义语来用,并不严格区分,如有人将异位性皮炎也称为异位性湿疹等。现在多数的观点认为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如接触性致敏、皮肤感染等,而湿疹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时将发病机制或临床特征相对明确者称为“某某皮炎”,而病因暂时不明确者笼统的诊断为“湿疹”。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皮炎与湿疹的章节中,包括有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20多种疾病。临床上常根据病因、发病部位或其他临床特征将某一特定的皮炎定义为某某皮炎,如接触某物质引起的称为接触性皮炎,内用药物引起的称为药物性皮炎等。湿疹则是个临时概念,一旦明确了病因,这一湿疹就应诊断为某某皮炎,而不应再诊断为湿疹了。
  • 皮炎造句

    外用蜂胶,能起到抑菌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对斑疹、痤疮、癣、黄褐斑、小疖肿、须疮、皮炎和皮肤溃疡等有很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研究群体中,过敏性皮炎和高度相关,”研究者强调。
    有过敏史的人,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诊或是过敏性皮炎、湿诊这一类的病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
    每天早晚两次洗脸是不会把油脂洗光光的,倒是一个月不洗脸,油脂、灰尘、细菌等在脸上大量堆积会堵塞毛孔容易感染,可能引发皮炎、痤疮等问题。
    天竺葵是天然美容妙品,非凡是对干燥皮肤,皮炎,湿疹,用来洗浴效果很好。
    在特应性疾病中,过敏性皮炎是跨向‘特应性病程’的第一步。
    男人活的就是一张脸:日光性皮炎,在马尔代夫晒的;肩周疼,医生说是高尔夫肩;胳膊肘疼,医生说是网球肘;胃也疼吧?医生说是法国大餐胃。
    睑缘炎常常与全身性疾病如酒渣鼻或脂溢性皮炎相关。
    因此,免疫力差的人容易患上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总结归纳照海穴的临床应用,并列举其治疗失眠、慢性咽炎、尿潴留和神经性皮炎验案四则。
    目的:观察皮肤针叩刺加隔姜灸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效果。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一旦发生化妆品皮炎,应立即停止使用,勿用热水烫洗、热敷。
    银屑病、湿疹、皮炎、头癣、手癣、股癣、脚癣。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用于虫咬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虫咬皮炎是因虫咬或由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伤所引起的皮肤病。
    他以为自己得汗疹了,就到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看病,医生认为这是螨虫引起的皮炎,他说自己最近一直躺凉席上睡觉,医生告诉他就是凉席上的螨虫导致的皮炎。
    结论:皮肤针加隔姜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良好。
    也有少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症状反应比较强烈,全身不舒服,出现瘀点、水疱甚至是大疱,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和糜烂,疱液可能是清色,也可能带血。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yán [yan]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F
    四角: 90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2) 同本义

    炎,火光上也。——《说文》

    火曰炎上。——《书·洪范》

    秉畀炎火。——《诗·小雅·大田》

    南有炎火千里。——《楚辞·大招》

    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资治通鉴》

    (3) 又如:炎上(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4) 焚烧

    大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今时复旱,如炎如焚。——《后汉书》

    形容词

    (1) 炎热,酷热

    赫赫炎炎。——《诗·大雅·云汉》。传:“热气也。”

    南方曰炎天,又东北曰炎风。——《吕氏春秋·有始》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夏炎百木盛,阴郁增埋覆。——唐· 韩愈《南山》

    (2) 又如:炎暑(炎热酷暑);炎天(大热天);炎魃(旱鬼);炎威(夏天酷热的威势);炎月(暑月);炎辰(炎热的日子);炎兵(喻酷热);炎冷(犹冷热);炎序(炎夏季节)

    (3) 红色 。如:炎卉(鲜艳的花草);炎波(红色的波浪);炎霞(红色的霞光)

    名词

    (1) 炎症 。如:嗓子发炎;喉炎;扁桃腺炎

    (2) 指炎帝 即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嵪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如:炎皇(炎帝神农氏);炎轩(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并称)

    (3) 汉朝 。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如:炎正(汉朝);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运(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炎祚(指汉或宋的国统);炎纪(汉朝年代)

    (4) 比喻炙人的权势 。如:炎贵(权势显赫,贵重)

    (5) 南方 。如:炎方(泛指南方炎热的地方);炎丘(南方炎热的山地);炎邦(南方炎热之国)

    (6) 火 。如:炎德(火德);炎海(火海);炎山(传说中的火山)

    (7) 太阳 。如:炎精(太阳的别称)

    英文翻译

    flame, blaze; ho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 客家话:[陆丰腔] jam3 [梅县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jam5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yam4 [海陆丰腔] ram2 ram6 [东莞腔] jam2 [宝安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2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廉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iem/hyem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