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鱼

gāo yú [ gao yu]
繁体 皋魚
注音 ㄍㄠ ㄩˊ

词语释义

1.亦作"皐鱼"。亦作"皋鱼"。 2.人名。《韩诗外传》卷九载﹕孔子行﹐见皋鱼哭于道旁﹐辟车与之言。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絶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后因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词语解释

  1. 亦作“皐鱼”。亦作“皋鱼”。人名。

    《韩诗外传》卷九载: 孔子 行,见 皋鱼 哭于道旁,辟车与之言。 皋鱼 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閒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絶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后因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汉 马融 《长笛赋》:“ 澹臺 载尸归, 皐鱼 节其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拆书见镜》:“下官只为竭忠王室,致令举家击累。慈亲若亡,吾其为 皋鱼 矣。” 清 尤侗 《生日志感怀》诗:“萧瑟江关哀 庾信 ,飘摇风树泣 皐鱼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皐鱼”。亦作“皋鱼”。人名。 《韩诗外传》卷九载:孔子行,见皋鱼哭于道旁,辟车与之言。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閒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絶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后因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汉马融《长笛赋》:“澹臺载尸归, 皐鱼节其哭。”
明朱鼎《玉镜台记·拆书见镜》:“下官只为竭忠王室,致令举家击累。慈亲若亡,吾其为皋鱼矣。”
清尤侗《生日志感怀》诗:“萧瑟江关哀庾信,飘摇风树泣皐鱼。”

皋鱼的国语词典

人名。周人,生卒年不详。为人孝顺。

皋鱼的网络释义

皋鱼

  • 皋鱼之失,也作皋鱼三失,或君子之失。或称 “风树之悲”。
  • 皋 (gāo)鱼,人名,亦作“皐鱼”。
  •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载。
  • 汉字详情

    gāo,háo [gao,hao]
    部首: 501
    笔画: 10
    五笔: RD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AKJ
    四角: 26408

    详细解释

    gāo

    名词

    (1) (形声。白形本声。湖边的地得日光最早。本义:泽边地。“臯”为“皋”的俗字)

    (2) 同本义。泛指岸边,水旁陆地

    皋,此字当训泽边地也。从白。白者,日未出时,初生微光也。圹野得日光最早,故从白,从本声。俗字作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牧隰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亭皋千里。——司马相如《上林赋》

    河溢皋陆。——《史记·孝武纪》

    江皋河濒。——《史记·贾山传》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皋渚(水边地);皋陆(水边平地);皋隰(水边低湿地);皋浒(高岸和水边);皋壤(泽边洼地);皋兰(生于水泽边的兰草)

    (4) 沼泽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诗·小雅·鹤鸣》

    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汉书·贾山传》

    (5) 又如:皋泽(沼泽地带);皋薮(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皋壤(泽边之地);皋原(沼泽和原野);皋圃(池泽园圃)

    (6) 水田

    耕东皋之沃壤兮。—— 《文选·潘岳·秋兴赋》

    (7) 高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潜《归去来兮辞》

    (8) 皋比。虎皮;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公子偃……自 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左传·庄公十年》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 吴之略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余两幼儿曰橙曰 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 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自注

    (9) 通“鼓” 。如:皋鼓(大鼓名);皋陶(鼓的木框)

    (10) 通“高” 。如:皋檠(高的灯架);皋门(古时王宫的外门)

    (11) 农历五月的别称 。如:皋阴(五月的寒气)

    形容词

    (1) 通“高”。与下卑相对

    (2) 通“咎”( jiù)。罪过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3) 另见 háo

    háo

    动词

    (1) 通“嗥”。号叫

    来瞽令皋舞。——《周礼·春官》

    (2) 又

    诏来瞽皋舞。

    (3) 另见 gāo

    英文翻译

    the high land along a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海陆丰腔] gau1 [梅县腔] gau1 [宝安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勞平聲開口一等kɑukau
    [yu]
    部首: 810
    笔画: 8
    五笔: QG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WM
    四角: 27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英文翻译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