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成语用法
百念皆灰作谓语;指人的心情。
百念皆灰的国语词典
所有念头都化成灰。比喻心灰意冷。《花月痕.第三八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也作「万念俱灰」。
百念皆灰的网络释义
百念皆灰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prak/peak | pɐk |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 同本义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 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里皆平原
(3)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4) 通“偕”;一同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
皆陈殿下。——《战国策·燕策》
左右皆流涕。——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宫中皆恸哭。
一时皆下。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予及女皆亡。——《书·汤誓》
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 纣、 幽、 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i1 [客英字典] gai1 [陆丰腔] gai1 [东莞腔] gai1 [海陆丰腔] gai1 [梅县腔] giai1 [台湾四县腔] gai1 [宝安腔]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iai1 gie1
◎ 潮州话:g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皆 | 古諧 | 見 | 皆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皆 | 蟹 | krai/kaei | kɐ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灰 | 呼恢 | 曉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huai/xuoi | x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