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

bǎi liù [ bai liu]
注音 ㄅㄞˇ ㄌ一ㄡˋ

词语释义

1.古代以为厄运。 2.寒食日的别称。

词语解释

  1. 古代以为厄运。

    《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 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参见“ 百一 ”。

  2. 寒食日的别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 楚 风酸,三月 吴 姬瘦。”参见“ 一百六 ”、“ 百五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为厄运。参见“百一”。

《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
《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宋琬《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

⒉ 寒食日的别称。参见“一百六”、“百五”。

元赵善庆《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楚风酸,三月吴姬瘦。”

百六的国语词典

数目一百零六。

百六的网络释义

百六

  •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
  • 汉字详情

    bǎi [bai]
    部首: 501
    笔画: 6
    五笔: D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A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rak/peakpɐk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百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