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

bái é [ bai e]
注音 ㄅㄞˊ ㄜˊ

词语释义

俄罗斯民族之一部。居于欧洲俄罗斯西部﹐俄国革命后﹐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指俄国革命后﹐流亡各国的帝俄贵族。

词语解释

  1. 俄罗斯 民族之一部。居于 欧洲 俄罗斯 西部, 俄国 革命后,成立 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为 苏联 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2. 指 俄国 革命后,流亡各国的帝 俄 贵族。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近地就要开一个白 俄 点心铺。” 端木蕻良 《三月夜曲》:“白 俄 瘪三看见带铁笼的乞丐车驶过来,便窜到这弄堂来把头半夹在竹篱上暂时发抖。”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中央大街依旧可以见到许多流落的白 俄 ,然而 哈尔滨 的 俄国 风味已经逐渐减低,处处都在显露着极端的 日本 化。”

引证解释

⒈ 俄罗斯民族之一部。居于欧洲俄罗斯西部, 俄国革命后,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⒉ 指俄国革命后,流亡各国的帝俄贵族。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近地就要开一个白俄点心铺。”
端木蕻良《三月夜曲》:“白俄瘪三看见带铁笼的乞丐车驶过来,便窜到这弄堂来把头半夹在竹篱上暂时发抖。”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中央大街依旧可以见到许多流落的白俄,然而哈尔滨的俄国风味已经逐渐减低,处处都在显露着极端的日本化。”

白俄的国语词典

俄罗斯民族的一支。参见「白俄罗斯人」条。

白俄的网络释义

白俄

  • 白俄(俄语:Белоэмигрант,英语:White Emigre)指的是在俄国革命和苏俄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通常他们对当时俄国的政权(苏维埃政权)持反对态度。
  • 大多数白俄移民在1917到1920年间离开俄国,人数估计在90万到200万之间。阶层主要为沙俄旧贵族和军官、哥萨克、知识分子、商人和地主以及沙皇俄国政府的官员和俄罗斯内战期间各种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官员。
  • 白俄的翻译

    英语: Belarus, abbr. for
    法语: Biélorussie, Bélarus

    白俄造句

    本场演出由多国部队组成,主办方盛情邀俄罗斯、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最优秀的马戏节目集结北京工人体育馆。
    刚独立时,白俄罗斯有一个相对较为发达的经济,在所有东欧国家里,白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
    我们有一位厨师曾认为,罗宋汤和咖喱鸡都是上海菜,但罗宋汤来自白俄罗斯,咖喱鸡则来自英国。
    当现代大多数的球员都是短跑运动员的时候,白俄罗斯人还是一名盘球大师,他的技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得到了证明。
    要不是乌拉尔地区的白俄残匪从山里跑出来,把事情给搅黄了。
    白俄罗斯计划在其西北部的格罗德诺州建设一座核电站。
    从白俄罗斯的戈梅利旁边流过的河流又宽又深,与水库类似,而且坦帕湾本身就装了满满的水。
    对这些亡命中国的白俄兵,张宗昌对他们特别优待,全系双饷,且从不拖欠。
    像许多白俄罗斯人一样,她要远离这座建立在沼泽地上的图书馆,因为她害怕有一天,它会陷到地下。
    俄塔社援引俄国防部新闻局负责人的话报道说,上述军用飞机当天抵达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博布鲁伊斯克军事机场。
    就你这点出息,上海滩花花世界,十里洋场,遍地都是金银,洋房汽车白俄小妞样样俱全,哪欠一个婆娘。
    然而,我们开始和白俄罗斯人进行接触已经产生了一些结果。
    它们的根系从早先的斯拉夫人的尸体灰烬中汲取营养。这些斯拉夫人便是现在的白俄罗斯人,他们九百年前从东方而来。
    北线: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北上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通往西欧及北欧诸国。
    民国八年,白俄八百人自新疆流窜至此,居窟中者又九阅月,涂抹毁坏,尤不可胜言。
    此消息一直被紧紧的封锁着,乔纳森?福瑞尔一直在调查,据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谚语已经深深的烙在了白俄罗斯人的头脑中。
    该局还表示,这些中亚人、亚美尼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在铁路沿线放上垫子,他们在那里休息。
    张世恩介绍,在驻白俄罗斯商务代表处的努力下,甘肃省商务厅已签署了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经济执行委员会深化经贸合作备忘录。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国部分区域受到辐射尘污染,数以千计的民众纷纷走避并寻求庇护。
    位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白俄罗斯,是中国在欧亚地区的传统友好国家和全面战略伙伴,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有独特优势。

    汉字详情

    bái [bai]
    部首: 501
    笔画: 5
    五笔: RRR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A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傍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bʰɐkbrak/beak
    é [e]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HQ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2) 同本义

    俄,行顷也。——《说文》

    侧弁之俄。——《诗·小雅·宾之初筵》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卬也。”

    于时曜灵俄景。——张衡《归田赋》

    (3) 又如:俄景(偏西的阳光)

    (4) 通“峨”。高耸 。如:俄俄(庄严的样子)

    副词

    (1) 短暂的时间,一会儿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公羊传·桓公二年》

    俄见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俄,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笑林》

    (2) 又如:俄顷时(不一会儿);俄且(即将,马上);俄延(拖延,迟延);俄瞬(短暂的时间,转瞬间);俄刻(顷刻,不长的时间);俄忽(一会儿,极短的时间)

    名词

    (1) 俄罗斯;俄罗斯人

    (2) 俄语 。如:俄汉词典

    英文翻译

    sudden(ly), soon; Russia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ngo5
    ◎ 客家话:[梅县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陆丰腔] ngo3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