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誓

fā shì [ fa shi]
繁体 发誓

词语释义

发誓 fāshì

(1)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指天发誓
发誓拥护宪法
swear;vow;pledge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swear;vow;pledge]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指天发誓
发誓拥护宪法

引用解释

庄严地表示决心或提出保证。《法苑珠林》卷二十:“ 齐 文宣皇帝 时,有先师统上,家世 凉州 ,年至十三,发誓西行。”《三国志平话》卷中:“弟兄三人曾对天发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诗刊》1983年第5期:“我暗自发誓:只要还有口气,就要使同胞们不再受穷。”

發誓的国语词典

立誓。《西游记.第三○回》:「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著你远来请我。」《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也作「发咒」。

發誓的网络释义

发誓 (钟嘉欣演唱歌曲)

  • 《发誓》是香港流行女歌手钟嘉欣的一首粤语歌曲,由陈诗慧作词,邓志伟作曲,钟嘉欣演唱。收录于专辑《一人晚餐,二人世界》中,发行于2008年10月21日。
  • TVB电视剧《搜神传》片尾曲。钟嘉欣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其下艺员,为无线电视演出的剧集逾十部。钟嘉欣出生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枫树岭镇,家中有一位哥哥与一位姐姐。2002年,在温哥华的谭普敦中学毕业。后来,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同年,她在英属哥伦比亚省本拿比市丽晶广场所举办的选美比赛得到第一名。第一次参与演出的电影是《十分爱》。发表了第一张歌曲集《一人晚餐,二人世界》。代表作:《家好月圆》、《迎妻接福》、《随时候命》、《皆大欢喜时装版》、《溏心风暴》等。
  • 发誓 (词语解释)

  • 发誓,是汉语词汇,出自《法苑珠林》,解释为发出誓言。
  • 發誓的翻译

    英语: tovow,topledge,toswear
    法语: jurer,fairesermentde

    汉字详情

    [fa]
    部首: 502
    笔画: 12
    五笔: WXMC
    仓颉: NONHE
    四角: 12247

    英文翻译

    issue, dispatch, send out,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t7 bot7 [客英字典] fat7 [台湾四县腔] fat7 bot7 [梅县腔] fak7 fat7 bot7 [陆丰腔] fat7 [宝安腔] fat7 [沙头角腔] fat7 bot7 [东莞腔] fat7 [客语拼音字汇] bod5 f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伐月合入聲合口三等pyat/pvatpĭwɐt
    shì [shi]
    部首: 713
    笔画: 14
    五笔: RRYF
    五行:
    仓颉: QLYMR
    四角: 52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2) 同本义

    誓,以言约束也。——《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

    约信曰誓。——《礼记·曲礼》

    予誓,告汝誓命。——《书·甘誓》。注:“要信也。”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卫风·氓》

    司射西面誓之。——《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终待说山盟海誓。——赵长卿《贺新郎》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为誓与城为殉。——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誓志(发誓立志);誓死不贰(发誓至死不变心);誓辞(立誓的言辞);誓戒(誓约警戒);誓剑(对着剑发誓;皇帝赠与出巡大臣的宝剑,即后世所称的“上方宝剑”);誓书铁券(即“丹书铁券”。古代帝王颁赐功臣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4) 接受爵位

    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下,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周礼》

    (5) 告诫;告知

    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候,大夫射参,士射干。”——《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

    惟君有黼裘以誓省。——《礼记·玉藻》。疏:“告勑也。”

    一日誓,用之于军旅。——《周礼·秋官·士师》

    (6) 又如:誓戒(约束警戒);誓民(告戒吏民);誓众(告诫众人)

    (7) 铭刻;牢记 。如:誓肌(刻骨铭心)

    名词

    (1) 指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所订立的誓约;盟约;誓言

    张陈背誓。—— 曹植《五帝诛》

    周武有孟津之誓。——《左传·昭公四年》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誓令(誓言与命令);誓信(盟约);誓书(盟约);誓章(记载有誓词的文件);誓要(约盟,盟誓)

    (3) 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 。如:《汤哲》、《泰誓》、《秦誓》

    形容词

    谨慎

    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礼记·文王世子》

    英文翻译

    swear, pledge; o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6 se5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se5 [陆丰腔] shi6 [东莞腔] si5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he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時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ʑĭɛizjed/zj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