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咒

dǔ zhòu [du zhou]
繁体 賭咒
注音 ㄉㄨˇ ㄓ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赌咒 dǔzhòu

(1) 发誓言

take an oath;swear

词语解释

  1. 亦作“ 赌呪 ”。以诅咒自己如果违约将受恶报的形式来发誓。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你真个要我赌咒?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堂子里马踏杀。”《西游记》第四九回:“ 行者 道:‘既是真情,你朝天赌呪。’” 欧阳山 《三家巷》九:“我对你赌咒,我们一定要永远提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赌呪”。以诅咒自己如果违约将受恶报的形式来发誓。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真个要我赌咒?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堂子里马踏杀。”
《西游记》第四九回:“行者道:‘既是真情,你朝天赌呪。’”
欧阳山《三家巷》九:“我对你赌咒,我们一定要永远提携。”

赌咒的国语词典

发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周舍,你真个要我赌咒。」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哥,你休打,我不曾吃酒,我若吃酒吃血!』(王庆云)​『你看这厮现醉了,只赌咒。』」也作「赌誓」。

赌咒的网络释义

赌咒

  • 赌咒,动词,指发誓言。
  • 赌咒造句

    高俅涨红了脸,差点就要指天发誓赌咒了。
    据说,每回大火起时总要在场的民众都同声高唱圣母颂,而且还宣誓赌咒。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尔雅切克几次纵火的场面,必定庄严肃穆。
    听着侍卫的赌咒发誓,方齐阳和罗成面面相觑,同时发现了对方眼中的那抹不可思议与……惊喜!“嘿!他完蛋了,师傅不会放过他的!”。
    沈祥赌咒发誓道,绝不将这件已经过去好久的事情在夫人面前提起。
    一分钟前,他们还是赌咒发誓的敌人,下一分钟他们就又为了强烈的共同欲望而团结一致了。
    一个女人,即使她心里火烧火辣的,想委身于人,但是她们通常总要否认自己有这种打算,还要装出一副惊恐万状或者怒不可遏的样子,非等男人再三恳求,说一通弥天大谎,赌咒发誓和作出种种许诺,这才愿意平息下来。
    听着父亲赌咒发誓般的话,富不同知道这官怕是非做不可了。
    甚至于一些土匪还照例用上了发誓赌咒,什么不遵从诺言天打雷劈的套话,对此邓成功只觉得心烦。
    李察平静地说,并没有赌咒发誓,也没有激动热血。
    杨某人立即一番赌咒发誓云云。
    以前他也是这样发誓赌咒,可最终还没是戒掉好赌的毛病。
    小白像是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孩子,举起右爪赌咒发誓一般。
    这下轮到李俊急了,恨不得赌咒发誓。
    还没等李若冰开口,杜远便指天誓日赌咒发誓地保证此生绝无二心,绝不给现在的李大小姐,未来的杜夫人添麻烦,绝不敢再娶别人。
    一看到她,我就像被泄了气的皮球,所有的赌咒发誓都跑得精光,你说我能怎么办?名表城报道完成后,那边的老总很满意,特意给我和王一菲加发了红包。
    他们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尽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赌咒发誓不再在儿童类电视节目里打广告了,他们的易拉罐却在那些做给小孩看的电影中混了个脸熟儿。
    它就像赌咒发誓一般,信誓旦旦的说。
    真正的决心,无需赌咒发誓,也无需咆哮呐喊。烟雨江南。
    刘存厚急迫之下,赌咒发誓的道“哪个孙子得手了!”。
    你这人好没劲,和你开个玩笑就指天画地的赌咒发誓,真不知道娟子看上你小子那一点了!

    汉字详情

    [du]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FTJ
    五行:
    仓颉: BOJKA
    四角: 748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者声。本义:用财物作注比输赢)

    (2) 同本义 。如:赌东(以做东道赌输赢,输者做东道置酒请客);赌对(赌博,赌赛);赌色(掷色子赌博);赌郡(用郡官作为赌注);聚赌(聚在一起赌博);赌术(赌博的本领);赌钱(以金钱为输赢的赌博);赌运(赌博的运气);赌贩(赌棍);赌经(专记赌术的书籍)

    (3) 泛指比胜负;争输赢 。如:赌赛马;赌赛(比赛);赌身立誓(用身体、性命起誓);赌狠(发狠;逞凶);赌战(亦作睹战。决战);赌口齿(比口才);赌斗(比试;争斗);赌鳖气(负气;赌气);赌胆(比赛胆量的大小);赌戏(比赛争胜);赌兴(尽兴争胜);赌说(斗嘴,争辩);赌棋(比赛棋艺);赌句(赛诗);赌神发誓(在神灵面前发誓)

    英文翻译

    bet, gamble, wager; compet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2

    宋本广韵

    zhòu [zho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KMB
    五行:
    仓颉: RRHN
    四角: 66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呪俗作咒。会意。从口从兄。“兄”,“祝”的本字。“祝、呪本同一词。祝愿和诅呪是一件事的两面。本义:祝告)

    (2) 同本义

    时夏大旱,…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后汉书·谅辅传》

    尸呪齐戒。——《淮南子·说山》

    崇替在人,咒何预焉?——《文心雕龙》

    (3) 又如:咒延(祝祷延年益寿);咒祝(祝祷祈福);咒愿(向天或神佛祷祝,希望顺遂或表示心愿)

    (4) 诅咒,乞求神灵降祸

    忳咒曰:“有何枉状,可前求理乎?”——《后汉书·王忳》

    (5) 又如:他没完没了地咒骂;咒念(诅咒;咒骂);咒詈(咒骂);咒罚(诅咒惩罚)

    名词

    (1) 旧时僧、道、方士等自称可以驱鬼降妖的口诀;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

    符水咒说以疗病。——《后汉书》

    (2) 又如:咒水(迷信认为饮后可驱灾治病的仙水);咒诀(旧时僧、道、方士等行法所念的咒文口诀)

    (3) 梵语陀罗尼,意译为咒,又曰真言,被认为具有魔力的一个词或一组词

    此非是经,乃是一卷揭斋之咒。——《西游记》

    英文翻译

    curse, damn, incan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u5 [宝安腔] zu5 ziu5 [梅县腔] zhu5 zhi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客英字典] zhiu5 [东莞腔] ziu5 [台湾四县腔] zu5 [陆丰腔] zh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職救去聲開口三等cjuh/tj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