癍疮

bān chuāng [ ban chuang]
繁体 癍瘡
注音 ㄅㄢ ㄔㄨㄤ

词语释义

1.中医指眼中所生的白翳。

词语解释

  1. 中医指眼中所生的白翳。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癍疮入眼歌》:“小儿癍疮入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疼,久生云翳如银色,肝经餘热上冲睛。”注:“小儿癍疮之证,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餘热上攻睛瞳所致。”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眼中所生的白翳。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癍疮入眼歌》:“小儿癍疮入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疼,久生云翳如银色,肝经餘热上冲睛。”
注:“小儿癍疮之证,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餘热上攻睛瞳所致。”

癍疮的网络释义

癍疮

  • 癍疮是汉语词汇,拼音为bān chuāng ,意思是中医指眼中所生的白翳。
  • 汉字详情

    bān [ban]
    部首: 513
    笔画: 17
    五笔: UGYG
    仓颉: KMGG
    四角: 00114

    详细解释

    名词

    皮肤上生斑点的病 。亦指皮肤上生的斑点。如:癍疮(中医指眼中所生的白翳)

    英文翻译

    unhealthy marks on the ski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還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anpran/pean
    chuāng [chuang]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BV
    五行:
    仓颉: KOS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英文翻译

    tumor, boil, sore, w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