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床

bǎn chuáng [ ban chuang]
繁体 板牀
注音 ㄅㄢˇ ㄔㄨㄤˊ

词语释义

板床 bǎnchuáng

(1) 屉为木板的床;用木板搭成的床

bed of boards;plank bed

词语解释

  1. 指木板坐榻。

    《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南史·傅昭传》:“常插烛板牀, 明帝 闻之,赐漆盒烛盘。”《红楼梦》第五五回:“那时 赵姨娘 已去,三人在板牀上吃饭。”

  2. 指木板卧床。

    元 汤式 《沉醉东风·梦后书》曲:“七尺低低板牀,三椽窄窄书房,苇子帘,梅花帐,抵多少画阁兰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入到房里,祇见安放了一张板牀,高高的掛了一顶洋布帐子。” 丁玲 《梦珂》三:“夜色来了。 梦珂 从那小板床上起来,轻轻一跳便跳在桌子旁边。”

引证解释

⒈ 指木板坐榻。

《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
《南史·傅昭传》:“常插烛板牀, 明帝闻之,赐漆盒烛盘。”
《红楼梦》第五五回:“那时赵姨娘已去,三人在板牀上吃饭。”

⒉ 指木板卧床。

元汤式《沉醉东风·梦后书》曲:“七尺低低板牀,三椽窄窄书房,苇子帘,梅花帐,抵多少画阁兰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入到房里,祇见安放了一张板牀,高高的掛了一顶洋布帐子。”
丁玲《梦珂》三:“夜色来了。 梦珂从那小板床上起来,轻轻一跳便跳在桌子旁边。”

板床的网络释义

板床

  • 板床,拼音 bǎnchuáng,汉语词语,释义为指木板卧床、河北省许多地方指小板凳。出自《沉醉东风·梦后书》。
  • 板床造句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卓伟是在一张棺材板改装的木板床上醒来的,板床的边缘还有一些七歪八扭的钉子从床板里伸出脑袋,稍不留神就会被划伤。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平卧硬板床休息以及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
    一间小平房,两人暖洋洋,一辆自行车,两人浪漫多,一张空存折,两人照样过,一张硬板床,两人美梦合,一张旧餐桌,两人口口香,一个温馨家,两人幸福多!
    在主卧室家具类别中,带抽屉的床和平板床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随即转身朝着一旁的木板床走去,盘立在床铺上,双眼紧闭,叶言感受着身旁游散的天地灵气,开始尽情的吐纳,修炼起来。
    柳耀京将宅子转了个遍,除了几张硬板床,别无他物,真正称得上是清贫如洗。
    南方用的棕绷床既柔软又有一定弹性和硬度,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比钢丝床或硬板床都好些。
    “黄蚁军团”盘踞家中案板床上冰箱里全有。
    他把女儿囚禁在房屋后面的一个小厨房里,逼她们睡木板床,用老式便桶。
    根据胶辊的存储空间,低地板床或双层床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空间。
    住校的学生以前都睡在几乎光秃秃的硬板床上,希望这些被物能让他们睡得舒服些。
    车主还在人行道上架锅烧饭,安起家来,车内木板床、电风扇等一应俱全。
    本文通过对长顺县板床村农村经济的分析研究,探讨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从巴岩井捞起来的十几具尸体被白布裹着,摆在凉板床上一字排列于河坝上,距离十米左右都能闻见一阵阵恶臭,令人发呕。
    考上嫩江一中高中部后,有木板床和“火墙子”的宿舍让吕正彬感到幸福。
    扫净地面厚厚的尘土,挑落满墙的蛛网,用半截砖把破烂的木板床垫平,累的白一凡满头大汗。
    小屋里有一个大大的火炉,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当作桌子用的箱子,小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干草袋。
    孩子的床应以木板床和棕绷床为宜,较为柔软的床,会影响孩子正在发育的骨骼成形。
    奶奶觉得板床比“席梦思”睡着舒服。

    汉字详情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
    chuáng [chuang]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SI
    五行:
    仓颉: I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爿( 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如:琴床,印床

    量词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英文翻译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梅县腔] cong2 [东莞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宝安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riang/driangdʒ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