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南唐·伍乔《冬日道中》:“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
【名称】瘦童羸马【拼音】shòu tóng léi mǎ【解释】羸:瘦弱。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出处】南唐·伍乔《冬日道中》:“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成语用法
瘦童羸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2)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瘠薄,不肥沃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动词
消损;减少 。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5 [客英字典] seu5 [台湾四县腔] ceu5 [seu5] [东莞腔] seu5 [陆丰腔] seu5 [梅县腔] seu5 [海陆丰腔] ceu5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4 [宝安腔] s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重省声。( ),罪。本义:男奴仆)(2) 同本义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形容词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英文翻译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方言集汇◎ 粤语:t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宝安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2)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3) 又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4)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5)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6)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7) 衰弱 请羸师以张之。——《左传·桓公元年》 此羸者阳也。——《国语·周语》。注:“弱也。” (8) 又如:羸老(衰弱的老人);羸病(衰弱生病);羸疾(衰弱生病) (9) 贫弱 。如:羸民(贫弱之民) (10) 低劣 小子无谓我老而羸我。——《淮南子·缪称》。注:“劣人也。” (11) 又如:羸钝(低劣迟钝) 动词 通“累”。缠绕,困住 羝羊触藩,羸其角。——《易·大壮》 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易·姤》 英文翻译weak, lean, emaciated, exhausted
方言集汇◎ 粤语:leoi4
◎ 客家话:[宝安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海陆丰腔] lui2 [梅县腔] lui2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