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2)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瘠薄,不肥沃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动词
消损;减少 。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5 [客英字典] seu5 [台湾四县腔] ceu5 [seu5] [东莞腔] seu5 [陆丰腔] seu5 [梅县腔] seu5 [海陆丰腔] ceu5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4 [宝安腔] s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动词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形容词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英文翻译monkey, ape; monkey-like
方言集汇◎ 粤语:h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潮州话:gau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详细解释shì助词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水浒传》 (2) 另见 sì动词 (1)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2) 同本义 似,象也。——《说文》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墨子经上》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似,类也。——《广雅》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4) 似乎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6) 给予,送给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7) 继承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介词 (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4) 另见 英文翻译resemble, similar to; as if, seem
方言集汇◎ 粤语:ci5
◎ 客家话:[梅县腔] se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si4 [客英字典] sii5 [宝安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ii5 [海陆丰腔] sii5 [陆丰腔] sii6 [东莞腔] ci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六止
详细解释de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13) 另见 dí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ì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ī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