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瘦弱
(1) 身体单瘦虚弱
词语解释
肌肉不丰满,虚弱无力。
三国 魏 曹植 《谢明帝赐食表》:“寻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日,涕泣横流。”《北齐书·白建传》:“ 建 以马久不得食,瘦弱,远送恐多死损,遂违勑以便宜从事,随近散付军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上路,一边是一个瘦弱书生带着黄金錙重,一边是两个乡愚老者伴着红粉娇娃,就免不了路上不撞着歹人,其势必得有人护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显然因为瘦弱的母亲没有奶水,饥饿折磨着这像小柴棍一样的孩子。”
引证解释
⒈ 肌肉不丰满,虚弱无力。
引三国魏曹植《谢明帝赐食表》:“寻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日,涕泣横流。”
《北齐书·白建传》:“建以马久不得食,瘦弱,远送恐多死损,遂违勑以便宜从事,随近散付军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上路,一边是一个瘦弱书生带着黄金錙重,一边是两个乡愚老者伴着红粉娇娃,就免不了路上不撞着歹人,其势必得有人护送。”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显然因为瘦弱的母亲没有奶水,饥饿折磨着这像小柴棍一样的孩子。”
瘦弱的国语词典
消瘦而衰弱。
瘦弱的网络释义
瘦弱
瘦弱的翻译
瘦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2)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瘠薄,不肥沃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动词
消损;减少 。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5 [客英字典] seu5 [台湾四县腔] ceu5 [seu5] [东莞腔] seu5 [陆丰腔] seu5 [梅县腔] seu5 [海陆丰腔] ceu5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4 [宝安腔] s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 )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2)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说文》 栋桡,本末弱也。——《易·大过》 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志弱而事强。——《淮南子·原道》 辅隙者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众散为弱。——《左传·哀公十年》 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商君书·错法》 两争曰弱。——《周书·武顺》 然操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弱者道之用。——《老子》 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陶潜《游斜川》 (3) 又如:弱植(软弱无能,无法扶植);弱道(道家语。柔弱之道);弱人(势弱之人);弱湍(舒缓的流水);弱力(力量单薄;能力不强的人);弱才(才能平庸低下);弱孤(力孤力弱);弱门(胆小之人) (4) 纤柔;软弱 苗其弱也欲孤。——《吕氏春秋·辨士》 弱柳青槐拂地垂。——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5) 又如:弱约(柔弱美好);弱骨(骨柔软;伶仃瘦骨);弱劣(软弱无力);弱愿(柔顺善良);弱蒂(细弱的叶柄或花蒂);弱腕(微细的手腕);弱藻(柔弱的水草) (6) 虚弱;瘦弱 小人弱息,当得一子。——《南史·周盘龙传》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红楼梦》 (7) 又如:弱甲(老弱之兵);弱疾(身体瘦弱的疾病);弱息(柔弱的女子) (8) 年幼,年少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9) 又如:弱笄(未成年的少女);弱丧(年少时丧失故居);弱岁(少年,弱冠的年龄);弱年(幼年);弱口(人口中之幼小者);弱年(年少;弱冠之年);弱辰(幼年);弱弟(幼弟) (10) 小 。如:弱门(小户);弱湍(微小的激流) (11) 不足,略少 黄道日之所行也,…与赤道交于角五少弱。——《晋书》 (12) 坏 有些儿好弱,你根柢不舍!——《西厢记诸宫调》 名词 年少的人 。如:弱息(子女;孩子) 动词 (1) 衰败 姜族弱矣,而 妫将始昌。——《左传·昭公三年》 (2) 丧失 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左传》 (3) 减少 不弱兵,欲攻齐。——《战国策》 (4) 削弱 专祸楚国,弱寡王室。——《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汉· 贾谊《过秦论上》 (5) 又如:弱寡(削弱孤立);弱敌(削弱敌人) (6) 侵害 鲁为 齐弱久矣。—— 宋· 苏轼《论孔子》 (7) 败 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韩非子》 (8) 惧怕 别人弱他官府,我却不弱他。——《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weak; fragile, delicate
方言集汇◎ 粤语:jo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ok8 [客英字典] ngiok8 [东莞腔] ngiok8 [梅县腔] niok8 [陆丰腔] gnio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og6 ngiog6 [沙头角腔] ngiok8 [宝安腔] ngiok8 [台湾四县腔] ngiok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