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证

xián zhèng [ xian zheng]
繁体 癇證
注音 ㄒ一ㄢˊ ㄓㄥˋ

词语释义

痫证 xiánzhèng

(1) 中医指癫痫

epilepsy

词语解释

  1. 癫痫之类病症。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痫证总括》:“小儿癇证类痉惊,发时昏倒搐涎声,食顷即甦如无病,阴阳惊热痰食风。”注:“癇证类乎惊风。痉风者,谓发时昏倒抽搐,痰涎壅盛,气促作声,与惊、痉二证相似也。但四体柔软,一食之顷即醒,依然如无病之人,非若痉风一身强硬,终日不醒也。”

引证解释

⒈ 癫痫之类病症。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痫证总括》:“小儿癇证类痉惊,发时昏倒搐涎声,食顷即甦如无病,阴阳惊热痰食风。”
注:“癇证类乎惊风。痉风者,谓发时昏倒抽搐,痰涎壅盛,气促作声,与惊、痉二证相似也。但四体柔软,一食之顷即醒,依然如无病之人,非若痉风一身强硬,终日不醒也。”

痫证的网络释义

痫证

  • 以发作性神识恍惚,或突然昏仆、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有猪羊叫声等为临床特征的神志异常疾病。又称癫痫、癫疾,俗称羊癫风、羊痫风。多因七情失调,大惊大恐,或饮食失调,六淫所伤等引起,还与先天因素关系较密切。病情有轻重不同,轻者发作持续时间短,发作间歇长,发作程度轻,仅见目直神呆,但无抽搐、昏仆等。重者发作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发作程度重,证见卒然昏仆,抽搐涎涌等。
  • 汉字详情

    xián [xian]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USI
    五行:
    仓颉: KLSD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俗称羊痫风、羊癫风、羊角风 。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患此病的人,常突然倒地,口吐涎沫,手足痉挛,口里发出羊豕的叫声

    心脉满大,痫瘛筋挛。——《素问》

    (2) 又如:痫眩(因癫痫发作而眩晕)

    英文翻译

    epilepsy, convul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4

    宋本广韵

    zhèng [zhe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H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MYM
    四角: 317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谏正

    证,谏也。从言,正声。——《说文》

    士尉以证靖郭君, 靖郭君不听。——《战国策·齐策》。 高诱注:“证,谏也。”

    (2) 又如:证谏(直言规劝)

    名词

    (1) 通“症”。病症

    然后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 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

    (2) 假借为“徵”。今亦用为證验字。证据

    索证正不在远。——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动词

    (1) (形声。从言,正声。繁体为“登”声。本义:告发)

    (2) 同本义

    證,告也。从言,登声。——《说文》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

    (3) 又如:证父(告发父亲)

    (4) 谏诤。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愎过自用,不可证移。——《吕氏春秋·巫徒》

    (5) 验证;证实

    所以證之而不远。——《楚辞·惜诵》。注:“验也。”

    而胗独证据其事。——《后汉书·缪肜传》

    援古证今。——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 证占(验证);证验(验证);证类(以同类事物作证);证审(验证审察);证察(考证审察)

    (7) 佛教用语。参悟,修行得道

    禅师后证果,居于林虑山。—— 唐· 张鷟《朝野佥载》

    (8) 又如:证果(修得妙道);证圣(证入圣果);证悟(修行得道);证业(证悟业果)

    名词

    (1) 证据,凭据

    慎用六證。——《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罪无申证,狱不讯鞫。——《后汉书》

    (2) 又如:证明师(起到证据作用的人或物);证左(指当时在现场亲知亲见其事,可以证明实际情形的人)

    (3) 证件;证书 。如:工作证;身分证;出生证;健康证

    英文翻译

    prove, confirm, verify; proof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