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厥

xián jué [ xian jue]
繁体 癇厥
注音 ㄒ一ㄢˊ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因癫痫发作而昏厥。

词语解释

  1. 因癫痫发作而昏厥。

    《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癇厥,二阳急为惊。” 张景岳 注:“脉急者为风寒,邪乘心肾,故为癇为厥。”

引证解释

⒈ 因癫痫发作而昏厥。

《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癇厥,二阳急为惊。”
张景岳注:“脉急者为风寒,邪乘心肾,故为癇为厥。”

痫厥的网络释义

痫厥

  • xián jué
  • ㄒㄧㄢˊ ㄐㄩㄝˊ
  • 因癫痫发作而昏厥。《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 张景岳 注:“脉急者为风寒,邪乘心肾,故为痫为厥。”
  • 汉字详情

    xián [xian]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USI
    五行:
    仓颉: KLSD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俗称羊痫风、羊癫风、羊角风 。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患此病的人,常突然倒地,口吐涎沫,手足痉挛,口里发出羊豕的叫声

    心脉满大,痫瘛筋挛。——《素问》

    (2) 又如:痫眩(因癫痫发作而眩晕)

    英文翻译

    epilepsy, convul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4

    宋本广韵

    jué [jue]
    部首: 206
    笔画: 12
    五笔: DUB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UO
    四角: 7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厂( hǎn,山崖),欮( jué)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厥,发石也。——《说文》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山海经·海外北经》

    熒惑厥弛。——《汉书·李寻传》

    和之璧, 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动词

    (1)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凝于足者为厥。——《素问·六节藏象论》。注:“谓足逆冷也。”

    (2) 又如:厥冷(指突然晕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晕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头痛)

    (3) “蹶”的古字。摔倒;挫败 。如:厥弛(摇动的样子)

    (4) 磕头;触碰

    若崩厥角稽首。——《孟子》

    (5) 又如:角犀厥地;厥角(叩头)

    (6) 短,缺

    是以汤武至尊严,不失肃祗; 舜在假典,顾省厥遗。——《史记》

    代词

    (1) 其;他的;她的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将尽厥职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厥父;厥疾不疗;厥幸(其罪);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样的)

    (3) 它的;他们的;它们的

    方命厥后。——《诗·商颂·玄鸟》

    (4) 又如:厥后

    因而,因此,于是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

    英文翻译

    personal pronoun he, she, it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梅县腔] kiet7 [东莞腔] ket8 [客英字典] k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台湾四县腔] ki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