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隔

pǐ gé [ pi ge]
注音 ㄆ一ˇ ㄍㄜˊ

词语释义

1.亦作"痞鬲"。 2.郁结﹐阻滞不通。

词语解释

  1. 亦作“ 痞鬲 ”。郁结,阻滞不通。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若风大增,则气满胷塞,腑胃痞隔,手足缓弱,四体疼痺。”《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感切伤心,终日鬱闷涕泣,茶饭懒进,遂成痞鬲之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痞鬲”。郁结,阻滞不通。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若风大增,则气满胷塞,腑胃痞隔,手足缓弱,四体疼痺。”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感切伤心,终日鬱闷涕泣,茶饭懒进,遂成痞鬲之疾。”

痞隔的网络释义

痞隔

  • 亦作“ 痞鬲 ”郁结,阻滞不通
  • 痞隔
  •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若风大增,则气满胷塞,腑胃痞隔,手足缓弱,四体疼痹。”《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感切伤心,终日郁闷涕泣,茶饭懒进,遂成痞鬲之疾。”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GIK
    五行:
    仓颉: KMFR
    四角: 00169

    详细解释

    动,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否声。本义:病名。胸中懑闷结块)

    (2) 同本义

    痞,痛也。——《说文》。按,腹内结滞而痛。

    (3) 又如:痞利(痞结又下痢);痞气(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痞疾(腹内郁结成块的病);痞硬(中医谓郁结成硬块);痞胀(郁结胀闷);痞结(腹内郁结成块;喻阻塞不通);痞塞(郁结,阻滞不通);痞满(郁结懑闷)

    (4) 恶棍;流氓无赖 。如:地痞(地方上的坏分子);兵痞;文痞;痞徒(痞子;歹徒)

    形容词

    公开场合说下流话、行为不正经 。如:你别痞

    英文翻译

    dyspepsia, spleen inf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p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3 peu3 [客英字典] pi3 [台湾四县腔] pi3 peu3 [梅县腔] pi1 [宝安腔] pi3
    ◎ 潮州话: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美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piix/pyypi
    [ge]
    部首: 212
    笔画: 12
    五笔: BGKH
    五行:
    仓颉: NLMRB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鬲( )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 。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击”( )。打,敲打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界限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 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膈膜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英文翻译

    separate, par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沙头角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东莞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梅县腔] gak7 [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rek/kaekkæ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