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苗
词语释义
痘苗
(1) 预防天花的疫苗,用患牛痘病的牛身上的痘疱中的浆液制成
词语解释
种痘所用的疫苗。旧时用痘痂作痘苗。现代用因接种病牛身上的痘浆而发病的牛犊身上取出的经消毒的痘浆为痘苗。痘苗接种到人体上,可以预防天花。
《医宗金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水苗种法》:“种痘之时,要细閲小儿气血冲和,臟腑均平,内无痰热食积所伤,外无六淫之气相侵,方可用上好痘痂种之……痘苗取出之后,其苗气渐次而入,传遍五藏。”
引证解释
⒈ 种痘所用的疫苗。旧时用痘痂作痘苗。现代用因接种病牛身上的痘浆而发病的牛犊身上取出的经消毒的痘浆为痘苗。痘苗接种到人体上,可以预防天花。
引《医宗金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水苗种法》:“种痘之时,要细閲小儿气血冲和,臟腑均平,内无痰热食积所伤,外无六淫之气相侵,方可用上好痘痂种之……痘苗取出之后,其苗气渐次而入,传遍五藏。”
痘苗的国语词典
预防天花所注射的疫苗。由牛体痘疮中的脓汁制成,种在人体内,可以预防天花。
痘苗的网络释义
痘苗
痘苗的翻译
痘苗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豆声。本义:病名。俗称天花,也叫痘疮或天疮)(2) 同本义 。如:痘疹娘娘(主管天花病的神);痘子(即天花);痘花(天花);痘疹(出天花时皮肤上出的豆状的疱疹);痘毒(痘疮之毒);痘疤(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疤痕);痘客(出痘的病人);痘神(旧时所谓痘疮之神);痘瘢(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3) 指痘苗。特指牛痘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海陆丰腔] teu6 [客英字典] teu5 [台湾四县腔] teu5 [梅县腔]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豆 | 田候 | 定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duh/dow | dʰ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2)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
有苗时采。
(3) 又如: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4) 指禾谷之实 。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5) 初生的动物 。如:鱼苗;猪苗
(6) 子孙后代
大王刘氏苗族, 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7) 又如:苗末(后代子孙);苗胄(后代的子孙);苗胤(子孙相承续。亦指后代子孙);苗嗣(后嗣,后代);苗绪(后代子孙)
(8) 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9)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10)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 。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11) 我国古代部族名 。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12) 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 。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13)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如:火苗
(14) 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 。如:牛痘苗;卡介苗
(15) 姓
动词
(1) 庄稼出苗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2) 夏天的狩猎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3) 又如:苗田(指夏季的狩猎);苗狩(夏猎与冬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2 meu2 [客英字典] miau2 [海陆丰腔] miau2 meu2 [东莞腔] miau2 [沙头角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陆丰腔] miau3 [梅县腔] miau2 [宝安腔] mi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苗 | 武瀌 | 明 | 宵B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B | mĭɛu | mieu/my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