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馑

pí jǐn [ pi jin]
繁体 疲饉
注音 ㄆ一ˊ ㄐ一ㄣˇ

词语释义

疲乏而又饥饿。

词语解释

  1. 疲乏而又饥饿。

    《后汉书·来歙传》:“今 西州 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财穀,则其众可集。”

引证解释

⒈ 疲乏而又饥饿。

《后汉书·来歙传》:“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财穀,则其众可集。”

疲馑的网络释义

疲馑

  • 疲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í jǐn,是指疲乏而又饥饿。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HCI
    五行:
    仓颉: KDHE
    四角: 00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chuáng,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

    (2) 同本义

    疲,劳也。——《说文》

    疲,乏也。——《玉篇》

    苶然疲役。——《庄子·齐物论》

    疲马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士民疲病于内。——《韩非子·初见秦》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资治通鉴》

    (3) 又如:精疲力尽;疲敝(疲乏困苦);疲玩(疲塌轻忽);疲曳(疲弱困顿,比喻年老);疲钝(疲倦困顿);疲顽(疲困倦怠);疲匮(疲累困乏);疲弊(困苦穷乏,是疲敝);疲人(疲困之人);疲耗(困顿耗损);疲匮(劳累穷乏);疲羸(困苦穷乏)

    (4) 衰老;衰弱

    以疲马犬羊为币。——《管子·小筐》。注:“谓瘦也。”

    (5) 又如:疲癃(衰老龙钟或有残疾的人);疲冗(衰弱无能);疲劣(衰弱恶劣);疲羸(衰弱)

    (6) 厌倦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后汉书·光武帝纪》

    动词

    (1) 停止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 晋· 道安《鞞婆沙序》

    (2) 疲软 。如:橡胶期货交易在疲了一阵之后,收盘时又稍稍坚稳了一点

    (3) 衰败;凋敝 。如:疲暮(暮年;衰老);疲老(衰老);疲瘵(凋敝);疲罢(疲敝,衰败)

    英文翻译

    feel tired, be exhausted; wea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2 [海陆丰腔] pi2 pi1 [宝安腔] pi2 pi1 [台湾四县腔] pi2 pi1 [客英字典] pi1 pi2 [东莞腔] pi2 [梅县腔] pi2
    ◎ 潮州话:p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jǐn [jin]
    部首: 328
    笔画: 14
    五笔: QNAG
    五行:
    仓颉: NVTLM
    四角: 247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堇( qín)声。本义: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

    (2) 同本义

    馑,蔬不熟曰馑。——《说文》

    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尔雅·释天》李注

    或纷扰之际,或荒馑之余;威惠所加,罔不和辑。——唐· 白居易《除李逊京兆尹制》

    (3) 谷物欠收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4) 通“殣”。饿死。饿死的人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檐石之蓄。——《文选·班彪·王命论》

    动词

    缺乏

    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盐铁论》

    英文翻译

    time of famine or crop fail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