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疲乏
(1) 疲倦困乏
词语解释
疲劳,困乏。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羈之马。”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游松风亭》:“纵步 松风亭 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曹禺 《雷雨》第一幕:“几个月来的精神的紧张,使他现在露出有点疲乏的神色。” 巴金 《秋》一:“不过我近来实在疲乏得很,遇到的全是不如意的事情。”
引证解释
⒈ 疲劳,困乏。
引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羈之马。”
宋苏轼《东坡志林·游松风亭》:“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曹禺《雷雨》第一幕:“几个月来的精神的紧张,使他现在露出有点疲乏的神色。”
巴金《秋》一:“不过我近来实在疲乏得很,遇到的全是不如意的事情。”
疲乏的国语词典
兼指人的体力和精神的疲劳困乏。
如:「弹性疲乏」。
疲乏的网络释义
疲乏
疲乏的翻译
反义词
疲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2) 同本义
疲,劳也。——《说文》
疲,乏也。——《玉篇》
苶然疲役。——《庄子·齐物论》
疲马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士民疲病于内。——《韩非子·初见秦》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资治通鉴》
(3) 又如:精疲力尽;疲敝(疲乏困苦);疲玩(疲塌轻忽);疲曳(疲弱困顿,比喻年老);疲钝(疲倦困顿);疲顽(疲困倦怠);疲匮(疲累困乏);疲弊(困苦穷乏,是疲敝);疲人(疲困之人);疲耗(困顿耗损);疲匮(劳累穷乏);疲羸(困苦穷乏)
(4) 衰老;衰弱
以疲马犬羊为币。——《管子·小筐》。注:“谓瘦也。”
(5) 又如:疲癃(衰老龙钟或有残疾的人);疲冗(衰弱无能);疲劣(衰弱恶劣);疲羸(衰弱)
(6) 厌倦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后汉书·光武帝纪》
动词
(1) 停止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 晋· 道安《鞞婆沙序》
(2) 疲软 。如:橡胶期货交易在疲了一阵之后,收盘时又稍稍坚稳了一点
(3) 衰败;凋敝 。如:疲暮(暮年;衰老);疲老(衰老);疲瘵(凋敝);疲罢(疲敝,衰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2 [海陆丰腔] pi2 pi1 [宝安腔] pi2 pi1 [台湾四县腔] pi2 pi1 [客英字典] pi1 pi2 [东莞腔] pi2 [梅县腔] pi2
◎ 潮州话:p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皮 | 符羈 | 並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bie/bye | bʰ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
故文反正为乏。——《左传·宣公十五年》
凡乏用革。——《仪礼·大射仪》
乏参侯道。——《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
(2)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动词
(1) 假借为贬。物质财富短缺
振乏绝。——《吕氏春秋·季春》。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史记·货殖列传序》
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2) 又如:乏资(缺乏费用);乏力(缺少气力);不乏其人
(3) 荒废;耽误
子往矣,无乏吾事。——《庄子·天地》
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臃肿,事幸无乏。——《明史》
(4) 没有,无 。如:乏趣(无味,没有兴味);乏手(手头不宽裕);乏角儿(没有名气的演员)
形容词
(1) 不正 。如:乏样子(丑陋的相貌)
(2) 疲乏;无力
因其劳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3)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马乏
(4) 使土地贫瘠的,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 。如:乏地
(5) 无能的,不中用的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
(6) 又如:乏角儿(演技不高、没有名气的演员)
(7) 穷困 。如:乏用(手头拮据);乏竭(竭尽;穷困);乏窘(穷困艰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东莞腔] fap8 [沙头角腔]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 潮州话:huag8【潮州】huêg8 (hûak 旧时:hûe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乏 | 房法 | 並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bʰĭwɐp | byap/b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