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忤

zhù wǔ [ zhu wu]
注音 ㄓㄨˋ ㄨˇ

词语释义

中医病名。犹中恶。

词语解释

  1. 中医病名。犹中恶。

    宋 文同 《蒲生锺馗》诗:“下有三鬼相啸聚,初行谁家作疰忤。”参见“ 中2恶 ”。

引证解释

⒈ 中医病名。犹中恶。参见“中2恶”。

宋文同《蒲生锺馗》诗:“下有三鬼相啸聚,初行谁家作疰忤。”

汉字详情

zhù [zhu]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YGD
仓颉: KYG
四角: 00114

详细解释

名词

有灌注和久住之意,多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长的慢性病,主要指劳瘵 。如:疰忤(中医病名。犹中恶);疰夏(中医学名词。通常指夏季身倦、体热、食少等症状)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戍去聲合口三等cjyoh/tjuhtɕĭu
[w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TFH
五行:
仓颉: POJ
四角: 98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午声。本义:抵触,不顺从)

(2) 同本义

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触忤当死。——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忤权(不屈服于权贵);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忤怨(抵触而生怨);忤恨(违逆;反对);忤意(违逆心意);忤嫚(忤慢。违抗怠慢);忤触(触犯);忤鳞(直言犯上)

(4) 触动

临风悼亡,忤愁心,匹鸟河洲上。——明· 汪道昆《洛水悲》

(5) 交错

阴阳散忤。——《春秋元命包》

英文翻译

insubordinate, stubborn; w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陆丰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ng3 [宝安腔] ng3
◎ 潮州话:俄乌2(午)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故去聲開口一等ngoh/nguh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