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院
词语释义
画院
(1)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后以画法工整细致、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宋徽宗时代(1101—1125)的最著称,画法往往以工细为特点。后来称这种风格为画院派。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1.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 五代 时 西蜀 、 南唐 均设之, 宋徽宗 时最著,画法以工细为特点。 元 不设, 明 复置, 清 废。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周怡 者,画院人。 宣和 末,承应摹倣 唐 画,有可观。”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宋碧云 , 景定 间画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院画》:“ 宋 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稾,然后上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
词语造句
1、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开屏的屏障,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
2、谢志高男,1942年出生于上海。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3、申少君男,1956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4、中国封建时代的画院是一种的宫廷绘画艺术机构。
5、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展,部分作品被澳洲中国美术馆、湖南画院等机构和海内外友人收藏。
6、赵卫男,1957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部主任,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7、此外,宋朝还设画院,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培养艺术人才。
8、她的作品分别被深圳画院、西雅图美术馆、华盛顿塔库玛艺术博物馆、西雅图市政府以及华盛顿大学收藏。
9、2005年重构,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
10、院体画大多是由统治者规定绘画的样式,主宰画院的绘画风格。
11、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
12、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它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等职业画家的绘画。
13、分析宋代画院考试制度、课程设置、艺术主张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古开今。
14、退休前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地区文联,任文联名誉主席、美协主席、画院院长。
15、因此,我选择到公立美术学院和大茅舍画院进修。
16、1988年曾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画展,并被聘为该院名誉画师。
17、油画《金色家园》获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18、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思想、经济以及艺术本身探讨其衰落的原因,并论证今天我国当代画院制度的改革具有必要性。
20、这两间画院在塞纳河的左岸,距离很近。
21、董小明男,1948年出生于香港。深圳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2、画院是一个以研究、创作、观摩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
23、画院画家以“翰林”、“待诏”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并穿戴官服,领取国家发放的“俸值”。
24、杨延文男,1939年出生于河北深县。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5、人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北京画院45年的历史轨迹,而且可以从中延伸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26、郭全忠男,1944年出生于河南。陕西省国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7、画院、院画家、院体画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绘画的基本状况。
28、王迎春女,1942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9、由沈鹏与中国国家画院共同设立的“沈鹏书法艺术基金”也一并启动。
30、先后担任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画院高级画师;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辽宁大学客座教授。
畫院的国语词典
旧时朝廷所设的翰林图画院,招揽名画家,给以俸禄。五代时西蜀、南唐均有设,宋徽宗时最著称,以画法工细为特点,称为「画院派」。明代亦曾设置。
如:「广东画院」、「福州画院」。
畫院的网络释义
画院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6 wak8 [客英字典] fa5 vak8 [沙头角腔] fa5 [宝安腔] fa3 | wak8 [台湾四县腔] fa5 wak8 [梅县腔] fa2 fa5 wak8 [陆丰腔] fa6 wak8 [客语拼音字汇] fa4 vag6 [东莞腔] wa3 wak8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畫 | 胡卦 | 匣 | 佳合 | 去聲 | 卦 | 合口二等 | 蟹 | 佳 | ɣwai | ghrueh/hoe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桓 | 胡官 | 匣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ghuan/huan | ɣ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