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浍

quǎn kuài [quan kuai]
繁体 畎澮
注音 ㄑㄨㄢˇ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1.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 2.疏浚。 3.喻平庸。

词语解释

  1. 亦作“甽澮”。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郑玄 注:“畎澮,田间沟也。”《汉书·李寻传》:“今 汝潁 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 颜师古 注:“畎澮,小流也。”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甽澮不畅,垢浊寔臻。” 宋 王禹偁 《醴泉无源赋》:“任 大禹 之功深,寧归畎澮;纵 张騫 之力尽,曷识根源?” 清 顾炎武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

  2. 疏浚。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忧鱼思舟檝,感 禹 勤畎澮。”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职在郡县。”

  3. 喻平庸。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以兹畎澮质,重与沧溟舍。” 唐 元稹 《献荥阳郑公》诗:“自伤才畎澮,其奈赠珠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甽澮”。

⒉ 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郑玄注:“畎澮,田间沟也。”
《汉书·李寻传》:“今汝潁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
颜师古注:“畎澮,小流也。”
三国魏阮籍《元父赋》:“甽澮不畅,垢浊寔臻。”
宋王禹偁《醴泉无源赋》:“任大禹之功深,寧归畎澮;纵张騫之力尽,曷识根源?”
清顾炎武《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

⒊ 疏浚。

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忧鱼思舟檝,感禹勤畎澮。”
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职在郡县。”

⒋ 喻平庸。

南朝梁何逊《临行公车》诗:“以兹畎澮质,重与沧溟舍。”
唐元稹《献荥阳郑公》诗:“自伤才畎澮,其奈赠珠何!”

畎浍的网络释义

畎浍

  • 畎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田间水沟。
  • 汉字详情

    quǎn [quan]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DY
    五行:
    仓颉: WIK
    四角: 630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田,犬声。本义:田间水沟)

    (2) 同本义

    畎,水小流也。象形。古文从田,川声。篆文从田,犬声。——《说文》

    居于畎亩之中。——《庄子·让王》

    (3) 又如:畎田(在田中开小水沟);畎遂(田中小水沟);畎浍(田间水沟);畎渎(田间沟渠);畎陇(田间垄沟)

    (4) 田野。又如:畎壑(田野);畎畮(田地;田野)

    动词

    疏通

    畎引江海以灌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英文翻译

    a drain between fields, irrigation; to flow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ken3 [客英字典] ken3 [海陆丰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kuài,huì [kuai,hu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WF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OM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huì

    名词

    (1) 河名,浍河 。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北部,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固镇、边城,又向东流至五河县北与沱河汇合,最后流注洪泽湖

    (2) 另见 kuài

    kuài

    名词

    (1) (形声。从水,会声。( huì)本义:水名。也称浍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沟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注:“田尾去水大沟。”

    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2) 另见 huì

    英文翻译

    irrigation ditch, trench;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 潮州话:哥歪3(怪)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