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

huà yuàn [hua yuan]
繁体 畫院
注音 ㄏㄨㄚˋ ㄩ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画院 huàyuàn

(1)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后以画法工整细致、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

imperial art academy

词语解释

  1. 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

    五代 时 西蜀 、 南唐 均设之, 宋徽宗 时最著,画法以工细为特点。 元 不设, 明 复置, 清 废。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周怡 者,画院人。 宣和 末,承应摹倣 唐 画,有可观。”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宋碧云 , 景定 间画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院画》:“ 宋 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稾,然后上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

  2. 以研究画法、进行创作、观察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其成员多数为画家。

    《人民日报》1990.6.5:“由 太原 画院二十位画师创作的七十馀幅美术作品,最近在中央美院附中当代美术馆展出。”如: 广东 画院、 福州 画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 五代时西蜀、南唐均设之, 宋徽宗时最著,画法以工细为特点。 元不设, 明复置, 清废。 元汤垕《古今画鉴·宋画》:“周怡者,画院人。

宣和末,承应摹倣唐画,有可观。”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宋》:“宋碧云,景定间画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院画》:“宋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稾,然后上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

⒉ 以研究画法、进行创作、观察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其成员多数为画家。

《人民日报》1990.6.5:“由太原画院二十位画师创作的七十馀幅美术作品,最近在中央美院附中当代美术馆展出。”

如:广东画院、 福州画院。

画院的国语词典

旧时朝廷所设的翰林图画院,招揽名画家,给以俸禄。五代时西蜀、南唐均有设,宋徽宗时最著称,以画法工细为特点,称为「画院派」。明代亦曾设置。

如:「广东画院」、「福州画院」。

画院的网络释义

画院

  • 画院是一个官署名。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它除为皇家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后来也指中国现代美术的创作和研究机构。
  • 宫廷画院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后蜀蜀主孟昶创立的翰林图画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画院。宋时徽宗富绘画才能,为画院定立了一套完整制度,以自己的鉴赏趣味和创作方法要求画院画家的创作,宣和画院遂成后代画院的典范,对两宋绘画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至元,画院传统中断。明复置,清废。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北京画院成立,随后北京荣宝画院等画院设立。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建立画院,但其创作画种已超出了中国画的范围,包括:油画、版画、雕塑等画种。
  • 画院造句

    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开屏的屏障,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
    中国封建时代的画院是一种的宫廷绘画艺术机构。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展,部分作品被澳洲中国美术馆、湖南画院等机构和海内外友人收藏。
    此外,宋朝还设画院,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培养艺术人才。
    院体画大多是由统治者规定绘画的样式,主宰画院的绘画风格。
    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它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等职业画家的绘画。
    分析宋代画院考试制度、课程设置、艺术主张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古开今。
    退休前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地区文联,任文联名誉主席、美协主席、画院院长。
    因此,我选择到公立美术学院和大茅舍画院进修。
    油画《金色家园》获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两间画院在塞纳河的左岸,距离很近。
    画院是一个以研究、创作、观摩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
    画院画家以“翰林”、“待诏”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并穿戴官服,领取国家发放的“俸值”。
    画院、院画家、院体画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绘画的基本状况。
    由沈鹏与中国国家画院共同设立的“沈鹏书法艺术基金”也一并启动。
    先后担任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画院高级画师;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辽宁大学客座教授。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yuàn [yu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PF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JM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

    画院的同拼音词语